第194部分 (第1/4页)

如今傅家庄村民手中有余钱了,哪里还会苦哈哈地挑上一篮框臭哄哄的鸡啊鸭的赶往城里跟着挤着吆喝着摆摊的?

卖给有间肉铺也就比自个摆摊少几文钱的事,几十文上百文一个的西瓜她们都舍得吃,还舍不得这点子差价?

如今有间肉铺,客人多了,不仅能赚上卖整鸡的钱、卖零散净肉的钱、宰杀的钱、卖杂碎的钱,而且往那医馆送鸡内金,也能赚上一笔钱。

这店里每天都能杀上两三百只鸡。那鸡内金客人可是不要的,店里便攒下了不少。

傅紫萱怕他们不会弄,损坏了鸡内金,只让杨大把鸡内金清洁干净。每天关门后送到同仁医馆,晾晒的活计则由医馆的药童来做。

这鸡内金,就是鸡的砂囊内壁。就是鸡胗里面裹着脏东西的那层皮。

这鸡胗属于鸡的消化系统,用于研磨食物。像是人的胃。那杀鸡时连同脏东西不要的鸡内金,可是传统的中药之一,药店常年都有收购。

它晒干后入药,可健胃消食、也可治遗精盗汗、通淋化石等病症。那鸡内金对这些病症可是有奇效。

一般人家把鸡胗叫做“鸡内”,而那层内壁因它治病效果极佳,又给冠以“金”的称号。当然也可能是因它本身的颜色是金色的。

这鸡内金。傅紫萱可是印象深刻。

前世,她还在读小学时,每年过年放寒假之前,老师都会交待开学报名的时候不仅要收上寒假作业,还要学生们回家收集鸡内金到时候交上来。

小时候的她不懂那杀鸡时剥下不要的鸡内金老师干嘛要征收?她从小就是个三好学生,总是记得在家要听父母的,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这老师的话想不明白。照做便是。

而且小孩子也有那攀比的念头。总想着多收上一些,好在老师面前露露脸,小孩子最喜欢得到老师表扬了。

她年年回老家过年,农村里过年杀鸡就是最好的肉菜了,过年里几乎顿顿都有鸡。她家里人又多,爷爷生了好几个孩子,又生了好多孙子孙女,一家人过年时又吃在一起,过年杀鸡总是一杀便是好几只的,不然不够吃。

再加上她们村子也不小,又没听说村里的孩子也要交这鸡内金上去的。

于时她便哄着大人带着她家家户户走上一遍,让左邻右舍及村里的人家杀鸡时把鸡内金给她留下。年年如此。

于是她每年寒假开学回去带的鸡内金总是玉里最多的。用麻绳串起来有好几大串,上百只。比起其他同学的几只十几只那可是多了不少。

每年她都喜滋滋颇臭美地把东西交上去,然后神气无比地等着老师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她一番。

一直到她小学毕业,都是如此。

她每年寒假回乡过年,满村子收集鸡内金是她最乐意干的事。而那家里有小屁孩的,都不用她亲自上门,屁颠屁颠地等着家里杀好鸡,取了鸡内金又屁颠屁颠地给她送了过来。

回回都能赚上一把她从城里带回来的糖果及各种吃食。她也因此交了好多朋友。

每年她家里杀鸡的时候,她也总是不错眼地蹲在大人面前看着,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还要秉着气看大人们剥那鸡内金,还不嫌脏,不时大呼小叫叮嘱她们要小心,不要扯破了,不完整就不好了,哇哇乱叫。

她爷爷每次都打趣她,说别的小孩都是嘴馋才蹲在那里等着吃鸡,她则是等着收那人家不要的鸡内金,别的事都没见这么积极……

后来她才知道这鸡内金是一种药,价格还不低呢,药店里卖一块五一两。十几块钱一斤呢。

一个班六七十名学生,全校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七八个班,这学生可不老少。这学校也不知是自个卖钱呢还是上级要征收的,总之一个字“黑”啊。

如今到了这魏朝,一般乡下人家养鸡的倒是多,但舍得杀鸡吃的却不多。也就逢年逢节杀一只应应景。也没人想着去留那一两只鸡内金下来,一般人家也不知道它是一味药。

而一般药店因得它容易,虽没有大量的备货,但只要是有需要用得着鸡内金的病症,得此物也是极容易的,所以一般药店备得货极少。

如今傅紫萱因了有间肉铺的便利,得此物倒容易了些。一斤从杨大那里收来湿货是二十文一斤,一般晒干后,三斤能得一斤,卖整只或是片状或是研磨成粉,那价格又不一样,都由同仁医馆收了后定价。

这鸡内金一般人可不会晒,晒得过火了,容易脆,只轻轻一捏被碎成渣了,不好保存。这东西只能阴干。所以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