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2/4页)

首…

虽然敦庆帝很讨厌御史,但是,为了不当偏听的昏君,还是忍住内伤点了些不知变通的坚持原则的读书人为御史,大实话也就是有些天真的人,因此,虽然宗室老油条们缩起了头,等着康熙挑大梁,但御史们却义无反顾的冲在了最前面…

第二天早朝时,御史们全跳了出来。

暂时没宗室压力的敦庆帝很牛哄,“汉景帝的王皇后是再嫁女,汉武帝的卫皇后是歌女,朕向他们学习,哪里错了?朕错了?行,先将汉景帝和汉武帝批判了再说…”

有御史说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朝廷可有八旗选秀制度呢,帝王的责任是维护制度,而不是带头破坏制度…

“满汉一家,满汉一家,”敦庆帝道,“不能光动嘴皮子吧?”

御史一听,这是要满汉通婚了?书呆子们是天真,但并不傻,马上发现了,唐氏没抬旗,当下都各有了思量,住嘴了。

朝中的汉大臣脑袋都是顶呱呱的聪明,自然是不会再反对了。

满大臣和宗室王爷急了,祖宗之法不可废啊…

大家谁都没想到敦庆帝搬出了多尔衮。

顺治五年,摄政王多尔衮告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

可是,这在多尔衮死后,被视为他的一大罪状啊…

敦庆帝什么意思?要给多尔衮平反?

多尔衮得罪的人不少,可施恩的人也不少,因此,两派开始互掐了,大伙儿已顾不上攻击弘历的婚事了,开始针对多尔衮讨论了。

朝中的纷纷扰扰,唐家压根不知道,也不关心,大家还没从头一天的喜讯中回过神来呢…

请大家多多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七章 忙碌的唐家

皇子岳父啊,皇帝亲家啊,唐高林自打接旨后,连晚上说梦话都在谢主隆恩…

然后,唐高林便突然忙了起来,因为各种应酬如雨后竹笋般涌现。

慈善会的同僚一夜之间全聚在了唐高林周围,小意的说着奉承话。

唐高林只是慈善会的一小办事员,他的顶头上司也只比李真这个未入流的高一级,乃一从九品的芝麻绿豆官,所以,与他打交道的同僚也都是小人物,倒还真不是权贵去锦上添花。

慈善会的高层依旧矜持着,许多人都来自大家族,真正的贵族,势力盘根错节,实在没必要去刻意结交唐高林,当然,人家也不会傻乎乎的去得罪唐高林,就当路人吧,反正日后也不会有太多交集,而中层则比较为难,因为按常理,在四阿哥大婚前,唐高林肯定会得个五品闲职的,届时便跃然跻身中层了,那么是现在就伸出橄榄枝,还是日后再说?这比较为难,不管选哪样都有利有弊…所以,慈善会的中层如今便有些焦头烂额,对唐高林笑得很,很无奈。

唐高林压根就注意不到这些细节,一连好几天都在赴宴,同僚请他的,他请同僚的,那酒喝得叫一个勤啊…

同事间的应酬还只占了一小部分,四川会馆、甘肃会馆的掌柜也是齐齐发了请柬,女眷们更是送了名册,请唐王氏安排拜访日期。

九王爷府的赵林张逊也竞相要约唐高林喝酒,他们的女眷则是没那么讲究,没提前送信便亲自上了门,反正几家女眷关系虽然一直不算特亲近。但是逢年过节还是没少了走动,算是熟人了。

肥肠店和租书店的隔壁邻居们也是纷纷要唐高林务必赏脸和大家一起喝一盅…女眷们更是成天找唐王氏串门…

唐燕的夫家也上了好几次门,并告诉唐王氏,若需要人手帮忙,只管言语…

四川和甘肃籍的重考生也纷纷给唐高林拜贴…

唐高林虽然总觉得白天都好似在做梦。但是,到底不是那没点定力的人,好歹知道唐蜜还没嫁进皇家呢。就算要狐假虎威,也得等生米煮成熟饭再说,因此。唐高林将重考生的帖子全推了。但其他的邀约,唐高林便有点来者不拒的味道,用他的话来说是,大家本来就是有交情的,总不能富贵后眼睛就朝头顶上长吧?但他在酒席间却也没敢放开了喝,因此,这说出去的话,还算有分寸。句句不忘感念皇恩,倒也透着几分谦虚谨慎…

唐高林还担心唐王氏得瑟过头,女的嘛。有时候一显摆就容易忘了分寸,所以。唐高林便要求,唐王氏每次会客,唐烨必须在场,至于唐蜜,那可是皇子嫡福晋呢,怎么能在人前露面太多?打个招呼就赶紧回房绣花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