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的就是钱湘君了。

但这种事也不能一厢情愿,于是族长便关起门来跟钱文佐通了个气,钱文傭也做出保证,若是钱湘君跟着他去了,日后便着落在国公府的身上。只要她自己不走偏差,国公府一定会护她终生富贵周全。

这下子犹如天降了个元宝,金光灿灿的着实诱人,但钱文佐夫妇也知,这元宝是个烧红的——烫手啊!

如果真是这么好的去处,为什么要不远千里回本族来挑一个乡下姑娘带过去?这到底是怎样的利益博弈才会最终产生这样的后果?还有那位贵人,钱文傭始终语焉不详,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家?

但能不答应吗?钱文佐很难拒绝。

首先,国公府的身份压下来就是很重的一层枷锁了,出于全族的考虑,个人得失是可以忽略的。其次,作为钱文佐他们这一支来说,如果女儿当真有了出息,对于接下来的几个弟弟妹妹来说,都是极有帮助的。再次,对于钱湘君个人来说,如果她能够坐好那个位置,那真是掉进福窝里,终生享用不尽了。

可是,再好的如果也只是如果,万一钱湘君在那里混不下去,或是过得非常痛苦,那可就是活生生断送她一辈子的幸福了。身为父母,钱文佐又如何忍心?

所以这从知道消息到现在,这么短短的工夫里,钱文佐夫妇的头发生生的愁白了好几根。

通过最近几件事的观察,莫氏觉得小侄女是真正懂事的,也是可以充分信任的,所以将夫妇二人不可言说的秘密讲给她听了。

钱灵犀皱着小眉头。蹲在小板凳上想了想,问大娘,“他们说的那位贵人,不会是信王府吧?”

信王府?莫氏一下子震惊了。

钱灵犀虽然搞不清本家的许多事情,但她却记得,上一世,钱家最有名的风云人物不是别人,而是信王府的世子妃。

那位姑娘名叫钱明君。论年纪比钱灵犀大了十多岁,算是这一辈里年纪比较长的姑娘了。她自小就是著名的才女,差一点就进宫中做后妃了,但最后不知怎地,配给了信王府,做了南明王朝唯一异姓王爷的世子妃。

说起这信王府来,也是个传奇。信王姓郭,原本是南明王朝开国皇帝幼时的玩伴,据说还是结义兄弟。小时打架做帮手,后来造反便做了老大的先锋。但这位郭贤弟打架兴许是把好手。但领兵打仗就弱了许多。

幸好这位郭贤弟虽没什么本事,却不是个蠢人。知道自己没什么本事,也就死了争权夺利的心,老老实实跟在结义大哥身边做了个亲兵统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后来,在建立王朝的一场重要战役中,为了掩了耳目,由他陪伴结义大哥的替身。死守根据地,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一直坚持到了约定好的天数。才让敌人攻破城池,发现真相。从而给结义大哥的赢得了最为宝贵的时间,为统一江山,做出卓越的贡献。

而为了迷惑敌军,他全家几乎都留守在此,随着城破尽数慷慨就义。只有一个儿子当时给结义大哥带出来,后来就封了信王。

当时皇上就说,“郭家言而有信,替朕守住了城池,朕也言而有信,只要郭家还有一点血脉,就永不撤王!”

于是,郭家就成了南明王朝唯一的铁帽子王,在朝堂之上那是相当的有势力。虽然族中也经历了一些起起落落,但凭借祖先的余泽,还有后人的努力,一直屹立不倒,延续至今。

钱明君能嫁进这样的家庭做世子妃,也是了不得的成就了。也因如此,后来钱家的嫡出的女儿起名多有带君的,就是想沾一沾这位世子妃的福气。

在钱灵犀所知的前一世里,钱明君这位传奇人物确实是早逝了,钱家随后也确实又嫁了位女儿进去,但却没能当上正妻。

因为世子以悼念爱妻为由,一直没有册立世子妃,府中只有三位侧妃。至于后来世子继位之后有没有册立正妃,钱灵犀就不知道了,因为她那时已经挂了。而老信王还活得龙精虎猛,身体倍儿棒。

钱灵犀不记得上一世嫁进信王府的究竟是谁,但肯定不是钱湘君。

她想了想,告诉莫氏自己的看法,“人都说后娘的拳头,六月的日头,可后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象我外婆,就成天受气。而在那边,姐姐又没个亲爹亲娘,旁人哪有这么知疼着热?”

其实说白了,国公府只要一个替钱明君照看孩子的保姆而已。他们既然从乡下选姑娘,肯定是不想让后来人生出别的心思,不去善待明君的儿女,所以才要找一个好拿捏的。

这话虽没点明,但莫氏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