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钱灵犀去尝了一口,唔,味道不错。这还只是干货,如果在南方,用新鲜的藕和茡荠来炖,滋味就更加鲜美了。对了,还缺一味西红柿,只是那玩意儿现在还不知在这个时空的什么地方,伸手抓了几粒红通通的枸杞子丢进汤里,“这就好看多了。”

钱敏君喜笑颜开,“是啊,我怎么忘了?二回可要记得。这可是要送樊将军的,可不能马虎。”

钱灵犀瞧她这么用心,不忍打击,只是一笑,并不多说什么。横竖石氏已经定下了锦囊妙计,她只依计行事便是。

到了午饭时候,石氏果然打发人把炖好的羊肉汤装了保温食盒,往军部衙门里送去。她心里自有盘算,钱敏君已经给樊泽远送了好些天的糕点了,突然停下来,未免惹人闲话。不如就由自家接着送,反倒显得合情合理。

若是有人再拿钱敏君的事打趣,石氏也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说,那本是她吩咐女儿去做的,只是糕饼店的小伙计见是钱敏君去,便只报上了她的名,这样一来,也就堵住了攸攸之口。

等到送饭的赵大娘回来的时候,石氏推说头疼,提前去午睡了,任钱敏君拉着赵大娘问长问短。这是她的心腹,此事交她很是放心。

赵大娘精明过人,哪里肯跟一个未婚的小姐多说什么?只推说衙门管得严,并没有见到樊泽远本人,只把东西递给看门的士卒而已。转头却要找钱灵犀说话,让她把丫头都打发下去,还要单独拉她进屋,刻意做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让钱敏君起了疑心。

好奇是人的天性,越是不知道她们背着自己要说什么,钱敏君就越想知道,丫头们出去,她却不必出去,便躲在帘外偷听。

钱灵犀回头瞧见门帘底下那一截紫罗兰色的裙子,心知她已上钩,开始作戏,“赵大娘有什么话要跟我说的?”

“二姑娘,原本不该我个下人多嘴多舌,可这事要是不跟你说说,我又怕后头夫人知道了怪罪于我。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告诉你一声比较好。”

“大娘别担心,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那我可说了,要是不中听,二姑娘您可别生气。”赵大娘把声音压细,却并不算太低,钱敏君躲在门口,凝神尚可听得清。

“我今儿去给樊将军送饭,忽听人说起……那种女人的事情,可把我唬了一跳。可是回头,我却听到樊将军也跟人议论起来,那话,嗳哟,我可没法跟姑娘说。您想啊,咱们待他那么好,可他怎么做出那样事情呢?真是的!”

看她这一番连说带比划,唱念俱佳的表演,钱灵犀也忍不住在心里伸了个大拇指。只是她的面上却也要把戏演下去,沉默了一时才嗫嚅着道,“樊将军的家眷不在这里,想来……也是情有可原吧?不过此事大娘不要对婶娘提起了。毕竟是人家的私事,咱们怎么管得着?况且,樊将军跟干爹是同僚,还是领导,咱们又不是什么正经亲戚,哪里管得了人家这些事情?”

赵大娘犹自嘟囔,“象咱们正正经经的人家,就算是纳个妾,也比去找那种女人好啊?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咱们老爷成天跟他在一起,可不要被带坏了才是。”

钱灵犀又劝了几句,赵大娘才气鼓鼓的告退下去。钱灵犀往后一看,钱敏君已经闪开了几步,她才放人出去。

等到下午,钱敏君就开始怔怔的发呆,做绣活也是不断出错。石氏看不下去,让她回房去练字静心。这却正好给了钱敏君借口,傻傻的坐在那儿想心事。

钱灵犀暗道一声对不起,不仅是对钱敏君,也是对樊泽远的。

军中官兵因远离妻小,偶行风流之事本是常事,但樊泽远却持身甚正,没怎么听说在烟花之地留连过。但眼下除了诬赖他一回,确实也没有更好的法子能令钱敏君斩断情丝了。

一个女孩,无论怎么大度,只怕都不能容忍自己的意中人去逛窑子的,就算这是捕风捉影之事,但钱敏君难道还能到樊泽远跟前去对质?

想想他,正值壮年,妻子亡故,又没个妾室,会如此行径也是理所当然。可是……可是钱敏君写着字,却生生的把好端端的宣纸划破,显见心中气闷之极。

到了晚间,钱敏君按捺不住,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向钱灵犀求证,她只希望是自己听错了,或者是误会了她们的意思。

可是钱灵犀却毫不留情的告诉她,“……此事没有真凭实据,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可即便就是樊将军有此行径,世人也会说,那是过世的樊夫人考虑不周的缘故。象婶娘,在干爹来此之时,不就让秦姨娘随行了?姐姐对樊将军有意思,可你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