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1/4页)

了个OK的手势,别人不认得,但钱家人都在她的耳濡目染下学会了,这就是搞定了!

只是景元帝越想越投入,越想越开心,浑然忘了身边还跪着人家一家五口。他是曾经叫过人家起来,但中途一打岔,钱灵犀和钱文仲就跪下去了,剩下石氏钱敏君和钱扬威哪好意思站着,有祸同当的也跪下了。这时间一长,别说钱文仲老两口受不了,就是年纪轻轻的钱灵犀姐妹俩也受不住。她们是学了规矩礼仪,可没有这样长时间下跪的经验,钱敏君跪在那里只觉两腿发麻,都快跪不住的坐地下了。

钱灵犀也极是难受,偏偏太上皇出神之际钱文仲觉得不好打扰,频频回头给妻女眼色,让她们忍一忍,再忍一忍。

孰可忍,孰不可忍啦!就在钱灵犀摇摇欲坠,决定弄出点声响让这位老爷子回过神来之际,一位太监上前低低回禀,“回陛下,小殿下求见。”

这种地方,唯一的殿下就一个。景元帝回过神来,习惯性的道了个“传”,眼睛往下一瞟,就见钱家人还呲牙裂嘴的跪在那儿,不由笑了,“诸位爱卿平身,快起来吧。”

“谢陛下圣恩!”钱文仲领着头,扶着夫人起来了。

钱扬威自己也难受,但瞧见两个妹妹爬了半天都没爬起来,上前一手一个,托住了她们。甫一站起,那麻木的双腿只觉有千万只蚂蚁爬过似的,那份难受劲儿可别提了,姐妹俩没石氏那么好的定力,就跟吃了酸枣似的,小脸整个皱成一团,看得景元帝暗笑不已。

不过他可不会为了这点子辛苦就赏她们,要赏也是别的名目。因见邓恒进来,景元帝一个眼神过去,钱文仲很有眼色的告退了。

与他们一家交错而过时,邓恒瞧见钱扬威就大致猜了个**不离十,等钱家人退下,他才笑道,“外公今日去糖厂了?”

在亲外孙面前,景元帝还是慈和许多,“那里办得不错,尤其是学堂,这个主意想得很好。”

邓恒却笑了,“那外公可夸错了人,这主意不是恒儿想出来的,是钱家二姑娘提的。她们族中在老家,在国公府都设有学堂,是以二姑娘自小就耳濡目染,有此见识。上回外公您赏赐了她们家,钱家感念天恩浩荡,便在当地官府的支持下,把学堂开办得更广,惠及了其他百姓。钱二姑娘她们自家还拿着您赏赐的百两黄金去捐资助学,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外公的恩德。这里才办厂时,见到有不少目不识丁的小孩子来送甜菜,二姑娘便也动了此念。我觉得甚好,便请了城中的先生前来教导。”

景元帝听得很是高兴,他赏赐钱家人时,虽不指望他们回报,但现在知道他们拿钱去帮助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就好比把自己的恩德扩散了,这份用心就值得好好嘉奖了。他心思一动,便更有了奖赏钱家人的理由,只是把那份量再加厚些,传令太监稍后去办了。

邓恒却笑,“若是外公信得过,这差使就交给我如何?”

景元帝哈哈一笑,“行,那就把这份人情给你了。不过你且坐下,听外公跟你说,那位钱二姑娘当真有些意思,她关于这九原的想法,竟是与你不谋而合了。”

邓恒一怔,他是因为家族生意的缘故,才在几代人的积累中逐步意识到了九原的商业价值。上回在京师听说军屯制的事情,藉由这股东风提出在此设立自由贸易区的想法。可钱灵犀才来了不过短短两年不到,她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

太上皇说起来也是赞叹不已,“那丫头天姿聪慧,远非常人可比。奈何却是一个女儿身,否则入朝为官,定是国之栋梁。”

他们在这儿的夸赞那位伪栋梁听不到了,眼下她正欣赏新收的礼物,“赵庚生,谁帮你挑的,眼光不错嘛。”

赵庚生看着她小耳朵上新挂上的银耳环,咧嘴笑得得意,“我自己挑的!”

第266章 了断

秦姨娘精心预备下的饭菜果然有了用武之地,赵庚生来的时候不长,邓恒就跟来了。不仅来了,还带来太上皇的赏赐,虽然只是几只荷包,几匹宫绸,但这可是极大的荣耀。

而景元帝的赏赐并不是因为钱灵犀的献计献策,而是奖励钱文仲一家在九原改革中的前锋带头作用。

邓恒笑呵呵的传达完圣谕,上前低语,“至于今日问及之事,太上皇希望钱大人能守口如瓶,不要随意透露。”

钱文仲一听就明白了,此事关乎国策,在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之前,如果提前把风声放出去,只怕有些人会别有用心的提前防备,与朝廷争利。别的不说,光是把好地方的田地占上几亩,到时朝廷就弄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