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 (第1/4页)

试着煮了一锅酸辣粉,里头只用炸黄豆和花生米来搭配,先是端给在家的几人尝了,没人不赞好的。

钱敏君甚至有些舍不得把这样好的方子告诉洛笙年了,“要不妹妹把那批受潮的粮食买下,自行加工吧,只要给你姐夫一个合适的价钱,他也算能交差了。”

钱灵犀哈哈大笑,“幸好姐夫不在,否则他要是知道你胳膊肘这么往娘家拐,他岂不跟你急?”

“敏君的话倒是也不无道理。”石氏放下汤碗沉吟着,不是她多么想发财,而是这法子一旦由钱家人自行来操作,那利润必定可观。如果平白送给洛笙年,就算钱灵犀肯,钱家其他人又肯不肯呢?

就算他们都肯了,但这样一件天大的功劳就便宜了洛笙年一人,石氏实在觉得有些说不过去。说白了,洛笙年是自家女婿,跟钱灵犀家又有什么关系?况且平素也没什么好处到他们家跟前,又有什么理由要领受这样大的恩惠?若是这样无功无德的就领受了这份功劳,未免也太自私了。

所以石氏想了想,让钱敏君先把炒米和炒米糖带回去,米粉的事等晚上家里人回来商量商量再说。

晚上等到钱文仲钱文佑都回来了,全家人吃过米粉,坐下一商量,竟是都让钱灵犀自己看着办。

钱文佑代表全家表了个态,“横竖东西是她琢磨出来的,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钱灵犀也琢磨了好一时了,她起初是没想这么多,可是过后细细一想,却觉得石氏的担心有些道理。这不是他们不愿意帮着洛笙年,而是幸运来得太容易,多半都会让人没那么珍惜。

所以她提出一个建议,“姐夫正是立功之时,这米粉的方子还是献与他吧。但是我想让二哥代表咱家去献,就说这方子是家里从前传下的。日后若是有了功劳,好歹也得让二哥沾些光。”

钱扬名连忙推辞,“就算是要献,也应该是大哥去,怎么轮得到我?”

“不,三妹说得有理,应该是你去。”钱扬威懂这个道理,“你是咱家唯一有功名的人,只有你去献了,才会有机会得到好的封赏。我一介平头百姓,至多不过赏些金银便罢,但你就不一样了,保不住还能赏个功名前程呢。”

“那也应该是四弟。”钱扬名把钱扬武一指,坚决不要,“他才是三妹妹的亲弟弟,将来前途必定比我好。”

钱扬武一听扯上他了,立即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可不去!就我这年纪,说是我做的,也没信啊!”

“这事就这么定了,”钱文佑觉得自己很应该做一回主,把大侄子一指,“扬名,你去!再说见外的话,叔可生气了。”

第417章 收买

大水初退,军部衙门里,刚刚迎来巡边归来的一队官员

数月不见,钱文侩真是苍老多了,颧骨高高突起,两颊深陷,鬓发平添了许多白霜,看着连韩瑛也觉得有些不忍。妻子的这位叔叔,虽然为人处事都不怎么样,但毕竟也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从前瞧他再如何不得志,也是国公府里养尊处优惯了的老爷模样,但眼下瞧来,却跟街边田边愁苦的老农差不多。

心中暗叹,好言安慰了句,“钱大人一路辛苦,早些回去歇着吧,且给你十天的假,不必急着回军里理事。

钱文侩甚是感激,才要道谢,可一旁的高杰却不阴不阳的道,“大人,眼下九原大水,军部也有多处遭灾,正是要人建功立业之时,钱大人既然归来,自然是要委以重任的,怎好让他回去歇着?”

钱文侩一肚子火,却敢怒不敢言,韩瑛脸色一沉,正要发话,却见樊泽远面带喜色的进来,可抬头瞧见高杰,似乎有话想讲又不方便开口的样子。

韩瑛心中一动,樊泽远的好事只怕就是高杰的坏事,便岔开话题,“樊将军,你来得匆忙,可有事要禀报么?”

樊泽远微微一笑,躬身施礼,“回禀元帅,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此次大雨,不少粮食受潮,是以军中不少士卒军心不稳,末将本来深以为忧,谁知钱大人的本家亲戚,那位钱扬名钱秀才一早向监事院献上一物,听说是用米制成的米粉,此举不仅可以解决军中受潮粮食的问题,恐怕还能大有收益,是以末将听得心中欢喜,特来向元帅禀告。”

“那可真是个好消息。”韩瑛一听这消息果然有了几分喜气,他倒不怕洛笙年立功,他更关心粮食出了问题会影响士兵们的收益,进而影响他们训练的心情。

而且,如果能因此对高杰造成适当的打击,对于他来说,也是额外的收获了。故此,他在充分表达自己的惊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