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 (第1/4页)

好吧!钱文侩咬咬牙,决定为了前程,拼上这一把了。

“只是,”邓恒最后告诫他一件事,“千万不可在钱二姑娘面前提到我半句,否则小姑娘任性起来,很麻烦的。”

也对。钱文侩以为是邓恒不想暴露身份,可他为什么说了要走,却又没走呢?可显然,邓恒是不会回答他的。

派了一个钱灵犀从来没见过的管事随钱文侩去了,小厮吉祥才不解的问,“世子,真要把钱姑娘扯进来么?这事情闹大了,可不是好玩的。”

邓恒却答非所问的笑道,“要挣嫁妆么,总是要辛苦一回的。”

第446章 拐带

要诱骗一个小姑娘,说实在的,钱文侩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可怎么办呢?这也是为了正经事所不得以而行的权宜之计,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把谎撒下去。

小姑娘到底涉世未深,一听就信。并向家长据理力争,要随他同去。

“……眼下不光是姐夫行动不自由,连干爹都被扣下来了。若是再不能把粮食找回来可怎么办?”

石氏绞着帕子,神色也是从未有过的焦虑。钱灵犀说得没错,眼下事情的确恶化到一个很严重的状态了。

自尽身亡的衙役曾六攀咬上洛笙年的事情不知怎么给泄漏了出去,闹得军中哗然,不过半日工夫,谣言已是满天飞。

都说洛笙年扣着粮食这么久还不卖,其实早就算着这一出了,反正他是主管官员,任谁怀疑也不会疑心到他头上,到时他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利。反正他是王爷,地位最高,身份也最贵重,整个九原,他怕谁来着?

而钱文仲去找那个蒋义的家人,却仍是迟了一步,那家的孤儿寡母说是要给他发丧,扶着他的尸骨一大早就出了城,不知所踪。

就算此时他提出这些疑点,又有谁人肯信?反倒觉得是他们翁婿合谋,企图栽赃两个死人。

好在钱文仲为官多年,见势不对,当即提出,为了避嫌,要将此案托付给盛行恕来审理。他自愿留知府衙门接受审查,这才算堵住了高杰的咄咄逼人。

洛笙年本也要跟岳父留下,同证清白。可钱文仲却怕坏了他的名声,替他求了个情,借口衙门还有差事需要人打点,让他回去闭门思过。

盛行恕觉得钱文仲肯把这案子托付给自己是非常的给面子,也就帮着说了两句好话,所以洛笙年放出来了。但却有人煽动不明真相的士兵往监事院投掷石块烂泥,洛笙年苦于无法辩白,又不能以暴制暴,怕激起更大的众愤,只得退回家中,闭门不出。

若是再等事态恶化下去,只怕等不到水落石出,就会闹出人命。

可就是知道事态严重,这又让石氏怎么放心让钱灵犀去涉险?她抱着一丝希望问,“我去行不行的?灵犀你跟马场的人写封信,让婶娘去吧。”

钱灵犀急得不行,“婶娘,您这么大年纪了,又不会骑马,怎么能受这番劳碌?四老爷好心好意来提点我们,他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若是不能快些把事情解决,等到人把粮食拖走了,咱们真是哭都来不及了!算了,我不跟您说了,您就当我任性一回吧,我这就回去换衣服,四老爷,我们一会儿就走!”

她奔回房去换男装了,石氏还在犹豫,却见钱文佑和钱扬名匆匆赶了起来。原本他们是替钱扬威打点新设立的果酱铺子,中途听说流言蜚语,怕家里出事,把那头的生意搁下,赶紧回来了。

听说钱文侩发现了军粮的下落,只是不敢声张,悄悄来给他们报信,他们很是感激。再听说钱灵犀打算去找马场的朋友帮忙,把粮食劫下来,却让石氏担心,不敢放行。

钱文佑一听顿时拍着胸脯道,“那让我去啊!我会功夫,肯定能护着灵犀。这丫头的马好,上回那么大的水驮着我黑夜出去都没出事,有什么不对让她骑着马回来报个信也行。”

石氏听得目瞪口呆,“你……你就不担心出点子事?”

钱文佑跟女儿说话一个口气,“眼下是担心这些的时候吗?万一粮食丢了,给敏君女婿还有堂哥定了罪,咱们又该上哪儿说理去?嫂子你放心,我们丫头没这么娇弱。灵犀小时候上山下水,爬树打架,哪里知道个怕字?何况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呢,出不了事情。”

林氏早想说这话了,“嫂子,你就让灵犀去吧,这是我不会骑马,否则我也要跟去。对了,扬名,去把你大哥叫回来,让他也跟着一块儿去。”

“待会儿我们去马场的路上要经过糖厂的,喊他一声就行了。”钱扬名说着话,已经到钱文佐夫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