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 (第1/4页)

难道真的应了那句老话,男人有钱(权)就变坏?

那邓恒呢,他到底有多坏?

第491章 我信你

上香跟种地一个道理,都是赶早不赶晚的。

所以当钱灵犀到云来寺的时候,邓恒才刚刚用过早饭。听说夫人来了,自然是要去会一会,可偏有那不长眼的卢嬷嬷要在头前拦着,“大公子许是忘了吧?这圆房之前是不宜见面的,您还是忍一忍吧。”

邓恒嗤笑,“嬷嬷这说的是什么话?没听说婶娘也来了么?难道我连长辈也不能去拜见了?”

卢嬷嬷一哽,邓恒已经甩下她走了。

自觉失了颜面的她自然心中不忿,刚想也扯个由头去拜见下自家主母,给邓恒添点堵,不妨过来服侍邓恒早饭的程雪岚轻飘飘丢过来几句话,“嬷嬷,听说大公子这些天在勘察地方,想在九原城中建所新宅,您说我们在这里不过是暂住,不拘在那儿借所房子就好,何必要这么大兴土木的呢?难道大公子有久居的打算?”

卢嬷嬷给她问得怔住了,邓恒想要在九原开府立户的打算当然不会这么早就告诉给她们,只给父亲去了封信,然后对外说是觉得长期租住不便,要在九原单独起所宅子。

卢嬷嬷想着这边还有个糖厂,这么做也算是无可厚非,可给程雪岚这一问,她却突然警醒起来。她虽没在九原呆过,却也听说这儿每年只有半年时光是可以动工的,如果是为了生意着想,糖厂那边就有厂房。那邓恒为什么还要费心巴力的在这边兴建房屋?

邓家是有钱,可邓恒离开京城时,甭管邓瑾还是薛老太君可都是没有给他分文的。那他纵是有几个私房,不拿去做生意挣钱,何必要投到房子上来?而且这决定还是钱家答应给他们圆房之后做出的,那会不会是钱家的意思?

可卢嬷嬷想想,又觉得不可能,如果邓恒真在这边定居了,那他是把国公府的一切都放弃了吗?就算他有这个念头。薛老太君也决不会容许的。

邓悯那一房虽也是她亲孙子,但因有方氏这个亲娘在,跟薛老太君并不亲近。别看老太太把邓恒赶出京城时很生气,但卢嬷嬷却深知,她最看重的还是这个大孙子。

那邓恒要是有在九原定居的打算,她就得立即给老太太递个信过去了。省得等到木已成舟,到时可就回天乏力了。

既然有这样的大事当前,她要是再去给邓恒找不痛快似乎有些不明智。再看程雪岚一眼。她忽地有了主意,“既然大少奶奶来上香了,不如就由你代表大伙儿去给她请个安吧。再把家里的事情说道说道,大少奶奶若有什么吩咐,咱们也好照办。”

这丫头既然知道向自己示警,看来也不是个笨的。这一路上虽不见她多有亲近,但毕竟是老太太一手提拔起来的人,自然心还是向着这边。其实要去添堵又何必她舍下老脸亲自出马?让这些妾室出面效果岂不更好些?

果然,就见她吩咐完毕,程雪岚欣然应了。还特意去找厨房要了几样素点和茶果,这才往佛堂而去。

卢嬷嬷在她身后冷笑。连这样的丫头也只配给邓恒做妾,那姓钱的丫头凭什么给邓恒做妻?就算圆了房也得迟早毁了这门亲!

秋风起,菊花黄。

云来寺里花木本就种得极好,尤其这不畏霜寒的菊花,院中栽种的自然开得娇妍绚烂,每日供奉于佛堂之上的,更加是百里挑一。明丽光彩,生生把佛堂都照亮了几分。

今日因来进香,不宜过分艳丽。钱灵犀一应贵重首饰都没戴,只挽一个寻常发髻,戴两朵小巧珠花,穿着件杏色上衣,湖绿褶裙,只纤腰间系着的那条杏红腰带,使整个人鲜亮生动起来。

瞧她眉目清朗,分明是少女的姿态,但这样的妇人打扮,又为她平添了一抹成熟。邓恒不知是不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只觉得此时见到的钱灵犀,比平日更加动人。只是佳人眉宇间似添了几分秋日的愁意,瞧着邓恒好生不忍。

石氏早寻了借口走开,眼下这小佛堂里就剩下即将圆房的小夫妻二人。邓恒平日里夫人长夫人短的不离嘴,可当真瞧见她,却又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只怔怔望着钱灵犀,半晌才道一句,“你近日过得可好?”

“还好。”钱灵犀耳根微红,低下头去,心里头的感觉和他相差无几,想好的话说不出口,倒是随着他的话,也问了一句,“你过得可还好么?”

“好。”邓恒柔柔笑了,“可瞧你的神色,似乎不大好,是不是因为我们的事……给家人责罚了?”

话到此处,总算是让钱灵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