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2页)

周兰竹回道:“李子树长在道边,树上却有累累果实,必是苦果。”

周兰竹说完,三人便听到那边传来吵闹声,五个孩子抱怨苦,吐掉口中的李子,手里摘得几个也都扔掉跑开。自此,林如海越加喜欢周兰竹。

年后开春,一日,林如海又来至周明远府中,说是来见周兰竹。周明远对于儿子能交得林如海这样的‘大朋友’自是高兴,林如海才华横溢,在他的影响下兰竹他日定然能金榜题名。

“明远兄别谦虚了,你那小儿子没我教导一样成才。”在才华上,林如海佩服的人不多,以前是一位,以后恐怕是两位,多出那位就是周兰竹,可以预料兰竹将来必定赶超于他。

“听到如海兄这么夸赞犬子,做父亲的真是高兴那。”周明远乐呵呵的让座,亲自为他上茶。别有意味目光在林如海身上打量来打

量去,最后忍不住说道:“你觉得兰竹怎么样?”

“你耳朵出问题了?不是刚夸完你儿子么?”林如海疑惑道。

“我是说做你的女婿怎么样?”周明远笑嘻嘻道。“前些日子夫人和我提兰竹订婚之事,便想到了你家黛玉。”

“才多大岁数,你便想着做亲。”林如海和周明远熟的都发烂,说话自然不用客气,直来直去。

“那还有指腹为婚的呢,我这不早了。”周明远解释道,看着林如海犹豫的神色,又道:“我这个做父亲的不争气,是个从四品,论门户和你是对不上。但兰竹的才情你最懂,在扬州城是数一数二的,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我们两家又是旧交,也算合适。黛玉下嫁,我们定不会亏待的,将来多得一子便过继你那去,岂不正好?”

林如海本是犹豫的,听说周明远肯把孙子过继给他,想到膝下无子的荒凉倒有些动了心。最重要的是兰竹的品性好,将来定成大器,他与周明远又是旧交,黛玉嫁过来定不会吃亏。

周明远见说动了林如海,继续道:“不如改日我让夫人找个媒人,把这事儿定下?”

“再议罢,此事容我考虑一番再定。”林如海对周兰竹的情况基本满意,打算回府写信与黛玉商量一番,如若女儿不反对,这事儿定下倒也无妨。

周明远见林如海有几分应下之意,心知断不能再继续催促,反倒容易坏了好事儿。高兴地拉着林如海去见小儿子。

从扬州知府衙回来,林如海便立即提笔写信与黛玉,细说与周明远定亲之事,兰竹性情如何;将写得满满当当一张信纸放入空心竹段中,绑在鸽子腿上将鸽子放飞。

三天后,黛玉打老太太那用完早膳归来,听王嬷嬷说扬州城那边来信了,自是高兴地打开信阅读。

紫鹃在旁伺候磨墨,每次林姑娘看信之后定是要立即回信的。谁料这次姑娘拿着一张信纸久久不语,似是愣在那里想什么。紫鹃磨好墨后不敢打扰,拉着雪雁、春纤在一旁静静地候着。

王嬷嬷坐在贵妃榻上正等着姑娘讲些信中趣事,亦或是扬州城发生的大事,老爷常在信中描述这些与小姐听。今日不知怎地,小姐看着信有一炷香的时间,愣是未言语一句。瞅见雪雁丫头给她打眼色,王嬷嬷知道她这个辈分老的该出马了。

“姑娘看信有一会儿子,这扬州城可出了什么事儿?”王嬷嬷小

心翼翼的问道。

“王嬷嬷,您奶大的黛玉,也算是黛玉半个娘亲,可要给我出出主意。”林黛玉扶额,揉着太阳穴,她才十岁,老爹林如海怎么这么急性子给她寻亲。林如海有这个想法是好的,只是这亲事定的过早了些,对方才十一岁,是个从四品的扬州知府的小儿子。

“姑娘别折杀小的了,有什么事儿您尽管吩咐,只要是我这个老身板能抗的,全体姑娘扛着。”王嬷嬷瞅着姑娘忧愁的模样便心疼的不得了。

“到用不着您那老身板子,出出主意便是。父亲想给我定亲,对方是扬州知府家的小儿子。”林黛玉见屋中没外人,便直说了。

三人闻言心里暗暗惊讶,虽知道姑娘平日里与老爷通信无所不谈,男女定亲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曾想连定亲这样的事情老爷都与小姐商量。讶异过后,又觉得老爷这样做在理,后院没个女主人,姑娘是独女又是极冷静明理的,不与姑娘商量又和谁说去。

“这扬州知府是从四品,在门户上与姑娘并不相配呀。哎呀,瞧我这脑子,我倒忘了知府大人素来与老爷交好,恐怕老爷求的便是知根知底。”王嬷嬷评论道。

“就是了,父亲也是此意,心中又说那扬州知府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