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太后听水璧解释后,沉默了三秒,随后大笑着夸赞道:“妙!妙极了!不愧是哀家的孙儿!”一时间殿内此起彼伏的全部是夸奖水璧的赞美声,更有羡慕黛玉的,掺杂着不知哪来的怨恨目光也是有的。黛玉只浅浅的笑着,装作什么都没察觉。

水璧恭喜完太后后,不便多留,解释完铜钱的意义后便离开了。终于等到散场,静安公主留下来粘着太后和皇后。黛玉瞧着她们一家亲,她不便打扰,以出恭为由去御花园透气。因为黛玉是宫里的‘熟客’,身边没有太多人跟着,除了两个小宫女。黛玉想一个人安静地呆会,便吩咐两个宫女远远地去玩,她则找个僻静的凉亭坐下来歇息。这处凉亭设计几位精巧,三面环着假山,一面拎着湖水,凉亭半探出湖边,假山湖水间铺满了白色粉色相间的荷花。又有很多颗垂柳点缀,假山和凉亭之间宛然像是天然的封闭空间。

黛玉静静地坐着,聆听清风吹杨柳的声音。宁静,安逸,祥和……

“小六子,钱呢?”假山后传来细碎的声音,难辨雌雄。

“给你,切,小气样。”

“这可是给我娘治病的钱!你以为老子割了命根子来这里受苦?”

“切,你那么爱钱去玉贵妃那里得了,听说玉贵妃打赏可大方了。受圣宠的主儿就是不一样。”

“得了吧,你少去得瑟。我就是念及和你有点兄弟情义,不然才懒得告诉你,玉贵妃那里的钱那么好拿?有命拿没命花!”

“行了,行

了,真啰嗦。小安,你听说了么?皇上要改立太子的事儿?”名叫小六子的再次压低声音。

“什么太子?”

“就是要把现在太子废了,改立璧世子为太子。在宫里传了一个多月了,跟真真的似的,你没听说?”

“闭嘴!这种事儿少议论,小心隔墙有耳!这里不安全,我们快走吧!”

脚步声渐渐地消失,周围恢复的宁静。黛玉慢慢的睁开眼睛,起身绕过假山,躲在树后望着那两名小太监正勾肩搭背的说笑离开。改立太子,水璧?这传言靠谱么?什么事儿都可以和她没关系,但这件事儿不行。黛玉熟读大阳朝的法理,刚才那两位太监所说的换储确实可行。现今的皇帝成年子嗣中多是病残体弱的,可从嫡系兄弟血脉中选优良者为储。但现在的皇帝年幼的皇子尚在,不可能去认个不是亲生的当皇帝吧。而且瞧皇帝对待玉贵妃的隆重劲儿,大有立其子为皇帝的想法。但又考虑到大阳朝诡异的立储规定,非皇后嫡出皇子年幼时不能立储,也就是说除了皇后生的皇子可以在任何年龄立为太子,其它妃嫔所生皇子必须在成年后才有资格去做太子,没长成的根本不行。想到这一条黛玉有些害怕,如果这件事情真像那两个太监所说牵涉到了水璧,她以后哪里还会有安生日子过?

作者有话要说:一千个人心中一千个林黛玉

如约更新

☆、玉黛飞扬红楼梦中梦(五十六)

赶着早起;天还没亮恭亲王妃已经开始急匆匆的穿衣打扮;交代些府家事;事情说起来便没完没了。约莫过了两柱香的时间;恭亲王妃瞧着天色已经大亮,时候不早了;连忙乘马车前往皇城太后居所敬慈宫。进宫后恭亲王妃一路快走;等走到敬慈宫外的时候额头已经渗出细汗。深呼一口气,快速整理衣裙,很快传报的人来了,王妃跟着进殿。太后正坐在主座上精神十足的笑着;似是和身边的大宫女墨蝉讨论什么。王妃瞧见几个宫女并来往数十个太监忙着传菜,方舒口气,心想自己没有来晚误了太后用饭的时候。

太后瞧见恭亲王妃,笑着拉她入座,二人一起用过早饭后,太后拉着她坐下唠家常。无非是问些府里头的情况,恭亲王身体如何,有什么 烦心事儿,孙子们学习状况等等。恭亲王妃一一笑着回答过,这些问题对她来说都是老生常谈。

太后因心疼惦念小儿子,打她大婚后第一次拜见她老人就是这套话,问题基本都是围绕恭亲王的饮食起居。正因为太后的过于疼爱,恭亲王府得到很多荣耀,也是有太后的疼爱,年轻时不懂事儿的她遭遇过很多过分苛责。比如有一次,是她大婚后半年时候的事儿,恭亲王奉旨去江南视察政务,恭亲王妃负责打点一切起行物什,她自觉地一切谨慎妥当。进宫面见太后的时候,经过一份盘问下来,她因为没有给恭亲王准备坐马车食用的酸梅,被太后狠狠地批评,甚至责骂她‘不贤’。因为酸梅的事情,恭亲王妃足足三个月没被召进宫。三个月间,皇宫内贵妇们聚会的大小宴席不下十回,太后一次都没有叫过她,让她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