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页)

,没有文化,没钱,也走不出去。连字都不认识,出去了,回家都找不到路。”

老人的直爽,倒是让学生们都很高兴。

“您能告诉我们一下,关于这里的僰人悬棺的秘密吗?”

一行人渐渐路过了那一片群山,开始进入一条长长的山沟,这里已经从开始满山的郁郁葱葱,变成了一片片的硬岩层地质环境,这也是悬棺存在的原因之一。

老人取下竹烟杆,在旁边的岩石上拍了拍烟灰,换了只旱烟,稍微停了一下,似乎是在回忆一般,缓缓说道:“我们这个地方叫麻塘坝,以前居住着许多人,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就叫做僰人了。其中,姓阿的占大多数。有一天,一家姓阿的老人死了,阿家就去请风水先生来看安埋老人的地点。那风水先生在麻塘坝转来转去,最后指着一片陡峭的岩子对阿家的人说:‘这里有片白硬岩,你们要用一个整块的大木头做成棺材,把死去的老人放在这个棺材里,然后葬在这片白岩上,你们阿家的子孙必定会发达富贵。’阿家照作了,也不知道怎么就将阿姓老人的棺材放了上去。这就是僰人悬棺葬的来历。从此,僰人就学会了悬棺葬,人死后,都实行悬棺葬。以后,阿家果然发达了,成为僰人中最有力量的部族。这个传统,也一直保持了下来。”

“那现在还有僰人吗?怎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僰人这个民族?”怡周疑惑地几步上前,问道。三十人走的很挤,前后相距不远,倒也都能听见老人说话。

老人摇摇头,说道:“我不晓得。村子里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僰人,也不晓得是不是当年张献忠杀四川,全部杀死了。”

“听说宜宾没有什么和尚?而且好像川南也很少?是吗?”徐浩然也有好奇心。

“和尚有啥子好的?还不是都被杀光了,埋在宜宾那边隆兴的地窖子里了。道士才是有本事的人,娃娃你们不要被那些骗人的和尚害了。要信道士。”

老人似乎是个虔诚的道家信徒,听到说和尚都不高兴,徐浩然也不敢再问了,至少证明老师再次没有说谎。

“老人家。我们老师说,这里的悬棺很有一些传说,是吗?您能给我们说说吗?”

一个俏皮的女生上前问道,队伍也没有继续前进,四川的夏天还是很热的,躲在这个山沟里,刚好可以乘凉。老人也习惯了,找了块岩石,席地而坐,开始讲了起来。

“反正我小时候,这里就有很多悬棺了。我问过我爷爷,他说他小时候,也有了。那时候鹰嘴岩那一片满山遍野都是悬棺。后来,后来……”

老人似乎想起了什么伤感的往事,神色有些黯然。

“后来,来这里的人开始多起来。有些人说自己是来考古的,找到村里当官的,死活要买走一些棺材,说是要那去搞啥子陈列。但是,大家都不答应,因为都怀疑这些人就是自己的祖先。不过,悬棺还是很多都不见了。”

“啊?哪里去了?掉下来了?”王江急忙问道,不过却惹来周围一番白眼。那东西几百年,上千年都放得好好的,怎么会忽然掉下来。

“不是掉下来的。是有些人说棺材里有金银珠宝,半夜偷偷放绳子上去推下山崖的。唉,那些悬棺说不定都是我们祖宗,当然不能让他们偷走。当年,为了抓这些贼娃子,我还被砍了一刀,就这……”老人说着,一拉背后的破衣服,却是露出了那道长长的伤疤。

“政府有给你补偿吗?怎么不报警。”

“报警?穷山沟沟里,到哪里去报警。被贼娃子砍了,自己挨了就是,村上也没钱。造孽的是,后来因为医病搞得穷的只有住草房子,后来很多年才好起来。从前几年开始,每年村里都发两百元,说是奖励当年那些保护悬棺的人。过时过节的,两百元可以买很多猪肉了。”老人说着说着,脸上却是从开始的黯淡,回复平静,面带笑容的脸上,好像告诉别人,苦日子不怕,他还是活得好好的。

学生们都一阵寂静,似乎这次真的学到了许多,虽然,考古还没开始。

“唉。老大爷,您真是辛苦了!”周成一声叹息,倒不是觉得老人很苦,很穷。而是那种视付出为义务的洒脱,感染了周成。老人或许确实不认识字,但是他却是一个善良到让人感动的老人。

“不过,我有个秘密告诉你们。对你们这些做学问的,也不知道有用没有。”老人边吸烟,边淳朴地笑着,似乎自己心里有个大秘密一般。

“什么秘密?”大家的精神都来了,连热也不怕了。

“我家就在鹰嘴岩那一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