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 (第2/4页)

人。

“简直是骇人听闻,在这天竺国内竟然还有如此灭绝人性之事发生。近万僧人因何会埋在枯寺外的坑洞之中。若不是偶然来此借宿,还不知道要多少时日才能让他们重现天日。”唐三藏吐得浑身乏力,软倒在一旁,由猪八戒在一旁扶着。

“这些僧人究竟因何缘故丧生,又因何缘故被掩埋在此处。贫僧若不察个水落石出,简直枉为人。”唐三藏第一次露出失狂之态,咬牙切齿的指天发誓。

孙猴子走过来说道:“昨夜那十几个僧人,应该是也在这里面。”

唐三藏神情恍惚的点了点头,这应该是和他在乌鸡国时遇到的事情差不多。只是一个是孤魂现身说法,而这里却是连魂都没有,只有托梦。

托梦的时候还语焉不详,若不是孙猴子警觉,说不定他们也是睡一夜就走了,任这些尸骨不明不白的继续呆在这里。

“把他们都好好埋了吧,他日了结诸因,再来拜祭他们。”唐三藏远远地走开,只吩咐了孙猴子这么一句。

473、铜台府,大善斋万僧(四更至)。

(四更,有一万三了吧。累了,睡觉去。)

“聚拢的人群都将离去,

繁星与云,也都会被吹散。

他们所有作为先驱的脚印,

被雨打湿,又被蹄声踏乱。

遗忘的,就将要永远被遗忘了……”

路上,唐三藏忽然唱起了一首奇怪的歌,那种调子悠远而又深长,既像是吟唱又像是嘶吼,孙猴子在天上地下从没有听过这种歌。

除了唐三藏偶尔的歌声,他们一行人难得的不吵不闹,安安静静地走着。

唐三藏唱完,忽然笑了起来,说道:“你们几个怎么了,像霜打的茄子似的。”

孙猴子道:“师父,你不要紧吧。”

唐三藏眼底抹去了伤悲,笑道:“之前情绪是有些失控,不过伤悲总不能长久,已经在歌里发泄完了。”

猪八戒奇怪道:“那是什么歌,调子我从来没有听过。”

唐三藏笑道:“老家的一种小调,说了你们也不知道。”

小沙弥却是不屑一顾。

行经半日,前边又是一座城池。

唐三藏遥指问道:“前面是什么地方?”

“这个我们哪知道。”猪八戒答道。

孙猴子道:“我却知道。”

猪八戒奇怪道:“你怎么会知道,虽说有可能你驾云曾经路过这里,但也不可能留意过。”

孙猴子翻了个白眼,说道:“你难道忘了昨晚的那个梦了?”

猪八戒愣了片刻。恍然大悟道:“这里就是地灵县?”

孙猴子点了点头,凝重地说道:“梦里那和尚只提到了这个地名,还说这县里有专吃和尚的妖魔。我想他定是在暗示什么。也许害死他们的原因,能在这里找到。”

“那还等什么,我们入城吧。”唐三藏拔马向前,当先进了城。

长街上,人来人往。

唐三藏下了马,走在前头,猪八戒按照惯例掩了那副吓人的嘴脸。

虽说孙猴子猜到这里可能是地灵县。不过唐三藏还是决定找个当地人确认一下。

不远处,茶馆廊下坐着两个喝茶闲聊的老人家。

唐三藏走上前,合掌道:“两位老施主。贫僧问讯了。”

那两个老人家正兴致勃勃得聊着天文地理、盛衰荣辱,感叹昔时英雄无数,如今皆作尘土,忽然见一个和尚插进来。吓了一跳。半天才道:“长老有什么想问的?”

唐三藏说道:“贫僧是从外地来的,路经宝地,想问个地名,哪里有方便人家可容我待化斋借宿。”

左侧那个老者说道:“我这里是地灵县,属铜台府辖制。长老要吃斋借宿,不须募化,沿此街前走,过一牌坊就见一虎坐门楼。那里是我且中大善人寇员外家,他家有个万僧不阻之牌。像你们这等远来之僧,更是欢迎之极。”

右侧的老头儿见唐三藏还要问什么,连连摆手说道:“行了,你直去即可,莫打断我们的兴致和话头。”

唐三藏只得道了谢,转身回到路旁,对孙猴子说道:“我们在这县里且先住段时间。”

孙猴子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笑道:“师父都不急,我们自然没有意见。”

“街头拐角有个寇员外,是个爱收留僧众的,我们过去那里吧。”唐三藏说道。

猪八戒点头不止,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