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训夫记(22) (第1/2页)

李宁济颇有些失态道:“父皇!”

“住嘴!作为太子,你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如果这点儿小事就值得你如此失态那这个太子你不做也罢!”李川有些恨铁不成钢。

“是,儿臣受教!”

李川满意的点了点头,“姜家,远比你想象的神秘,朕在那次服用过聚魂丹之后便派人调查了姜家的一切,你知道吗?他们在离元泰不远的地方有一处人间仙境…”

“人间仙境……?”

“不错,朕手下的探子亲眼见到姜氏在战乱之时将姜家二老送了进去,当她离开,探子们想进去一探究竟却发现自己只要一靠近那处入口便会神志不清,朕到现在都不清楚,那姜氏还有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

李宁济此时无比后悔这么快与姜家撕破脸皮,不过,“还真是不甘心呐…姜家,你们等着…”

“儿臣知错,今日起自会在府内闭门思过。”

“你很不错,比之你的二哥多了一份知错能改,比之你的四弟多了一份进击之心,朕不管你与这次的成王案到底有什么关系,只希望你看在朕与你母后的面子上不要再对他们赶尽杀绝了…”说完这句话,李川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是老了,心也软了。

“父皇!”

李宁济此时心中惶惶然,“原来父皇他都知道,他知道我设计的这一切,可是为什么…却还是没有怪罪于我。”

“起来吧,回府去,好的猎手要有足够的耐心。”

……

如此过了四年,姜家二老终于敌不过天意,在一个清晨相继离世,李迟迟为他们操办了丧事而后将他们埋在了灵泉旁。

“娘,回吧。”

“回!”

这一年朝局起了很大的变化,李川退位与太子,从此身居深宫不理政事,太子李宁济以雷霆之势处理掉了对他有异议的臣子,快速扶持出了以魏无极为代表的南方学子势力,与北方门阀展开了长达十年的争斗。

而李迟迟此时也已经是位六十高龄的妇人,整日里不是摆弄花草就是打坐练习灵典,没事儿了就找王世仁的娘打打叶子牌,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潇洒。

姜如玉自打与李宁济闹翻便上书言称自己昔日打仗受了伤,如今旧疾复发不便上朝听政,在家里重操起了旧业——当上了一个老夫子,整日教导起姜家上上下下的所有适龄儿童。

李宁济倒也乐得如此,毕竟没有姜家人的朝堂一下子就让人愉悦起来了呢~

这一日,

“圣旨到~”

“宣护护国公及其夫人于七日后陪王伴驾木兰秋猎…”

“臣接旨。”

等宣旨的太监离开,姜如玉又嘀咕了起来,“这李宁济突然发什么疯?”

“娘,您看…”

“去,我还想看看这个少年皇帝几年时间过去了,到底有没有长进。”

姜如玉:娘,你是不是我亲娘?

“是。”

“拿好这两张符纸,如果发现情况不对,立刻撕开,之后不管你们身在哪里都尽快与我姜家的联络点联系。”

“是,不过…”姜如玉看了看手中攥着的两张薄纸道:“娘,这是什么?”

“哦,你娘发明的可以瞬移的符纸。”

0310:你脸呢?快捡起来。

到了秋猎这一日,许久未曾出现的姜如玉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就是那个铁将军姜如玉?”

“嘘,别说话,听闻他可以听到方圆百里的声音。”

姜如玉抽了抽嘴角,“大哥,你们离我只有十米不到,我一个习武之人听不到才是怪事啊!”

“护国公…许久未见,你的旧疾可养好了?”

“回皇上,已痊愈。”

“如此便好,今日秋猎,希望护国公能给朕一个大惊喜。”李宁济说着笑了起来。

姜如玉退下这才用余光打量起了这个昔日天真的皇帝,只见鬓间已经有了些许白发,身子也有些佝偻,“他其实才三十岁左右啊…”将这些杂念剔除,这次秋猎终于掀开了它的面纱。

“我要去宴席之上了,抱歉请让一让…”

“长公主着什么急呢?不如随我们几个说说话?”

原来李宁秀无意之间被人将酒洒在了衣物之上,回到自己的帐篷换完衣服再出来却发现这两个官家夫人拦在了自己身前。

“情况有些不对啊,罢了,有师父给的东西我倒要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