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金屋阿娇(10) (第1/2页)

正月中旬,之前答应李迟迟出山的几家人马终于齐聚长安城。

其他隐藏在长安城中历练的隐士子弟见此纷纷离开了长安城快马加鞭的准备赶回自家山门诉说这一情况。

而上林苑此时呢?

“你瞅啥?”

“瞅你咋地?”

“你再瞅一个试试?”

“试试就试试。”

当然,如非必要高人之间的斗法是不会比斗武力的。

“太后,这日子没法过了,隔壁那个野人居然还跟我抢弟子,抢也就抢了,他还对外宣称我的学识不如他…都是当老师的,他这种做法简直有辱斯文!”

早已预料到这种情况的李迟迟笑了笑,“江先生何必着急呢,这长安城里学生可多得是呢…”

“士可杀不可辱!某以为那个范稻老家伙是在侮辱在下。”

“那你想怎么办呢?”

江忧还真没想过怎么办,一下子僵在了那里,上不去也下不来。

“这样吧,孤给你们拿一个法子,成与不成的全在你们自己,可好?”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李迟迟与刘启作为评委坐在特意搭建的布棚之下窃窃私语,各家挑选的子弟作为观众围坐在学府尚未建造好的操场上正襟危坐。

操场中央的是那起了争执的两方代表。

第一次做主持人的中常侍居然很是得心应手。

“大汉第一届学术明辨会正式拉开帷幕,参会的双方分别为江忧老师的队伍以及范稻老师的队伍。”

底下的学生们啪啪啪鼓起了掌,据李迟迟所说,这是提升士气的一种方法。

正所谓理不辩不清,道不辩不明。

“无忧山”江忧与“神农架野人”范稻两人从白夜争辩到深夜,渐渐得两人居然生出了一种“对方是我知己的感觉。”

“江兄,你饿不饿?”

“范兄,我饿了,你呢?”

争辩的结果显而易见。

……

“母后,这便是你说的融合?”

“正是,有了融合才会有创造,而一个国家想要长久的繁衍下去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家之言…”

李迟迟话音未落便看向正听得仔细的刘彻道:“统治者的最终目的是造福民众,而不是摆弄愚民,位置越高,责任越重。”

刘启也看向了刘彻,原本他对刘彻并不是十分喜爱,可无奈对方有了阿娇这个未婚妻,加之王娡生他时的异梦,自己也只好妥协。

“皇祖母…”

刘彻这一刻能清楚认知到自己这个皇祖母是希望自己变得更好的,看向李迟迟的眼神不自觉的带了一丝孺慕之情。

学术明辨会结束的第二天,李迟迟便下了一道旨意,指派范稻为大汉学府的第一任府长,江忧为副府长,最早答应李迟迟出世的黄良则成了学导处主任。

初具规模后的学府逐渐有了后世一所高校的模样,阿娇开始跟随着范稻学习武艺、兵法,刘彻也这节课上一周,那节课上一周的逐渐适应了这种学习模式。

但因为李迟迟提倡的一个班学生不能超过20人,所以这老师,却是有些少了。

“太后,您也算是这学府的名…名誉府长,您可不能不管这事啊,眼下还有许多的府生们都选不上课只能站在窗外听,这授课的人数太少了…”

李迟迟点点头,“范稻府长,这事儿急不得,再过月余便会有新的人加入你们,到时候还要靠你们带动起来。”

范稻一听有新人,顿时眉开眼笑,回想起以前在山中的日子,他深觉现在的这种日子才是他想要。

他们这些人为什么学本事?有为名的有为利的,他为的便是桃李满天下。

到了农历二月末,长安城中突然出现了大批没有符的野人。

这些人正是其他一些山门的传人,他们听闻了自家子弟送回去的消息便赶忙往长安赶来。

这个时候晚一步,将来的学生就会差很多,甚至有人推断,这个大汉学府将来肯定还会向大汉其他地方推广。

一时之间,上林苑热闹了起来,提前受到邀请的那批隐士,诸如范稻等人与后来的那批隐士,隐隐分为了两派,看得李方是心惊胆战。

“太后,他们今天晚上又开了一个小规模的明辨会。”

“无事。”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过了的李迟迟却没想到,匈奴使者在五月初抵达了长安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