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真的会死 (第2/2页)

字化步兵作战系统也赶上来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总体而言,北约方面受美国的影响,在单兵数字化方面总是倾向于“一人军队”,试图将每一名士兵都变成战略打击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单兵作战效能,以减少军力的投入,平时节省军费开战,战时减少伤亡。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大家渐渐发现这不现实,“一人军队”模式在减少兵力投入的背后是情报、指挥、通信、火力支援等方面成本的几何状飙升,远在本土的统帅直接指挥到万里之外前线的每一名士兵,听起来很爽,但其中的成本着实是令人望而生畏。而华军和俄军则不搞什么“一人军队”,更侧重班组作战,把每一个班当成一支军队来用,每一个班长都是一位战场指挥官,整个步兵班所有装备就是一个系统,因此华国与俄国的数字化步兵计划被称为“班长的战争”。“班长的战争”和“一人军队”一个更着重团队配合体系化作战,一个更倾向于好莱坞大片中的孤胆英雄,到底孰优孰劣,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受制于技术和高昂的成本,“一人军队”到现在连个泡影都找不到,“班长的战争”倒是初见雏形了,但离成熟还远得很。所以安娜一接触这套来路不明的作战系统立即为之惊叹,将全世界所有单兵数字化系统全部扫进了垃圾堆的行列。

杨炜苦笑:“是啊,这是真正的单兵数字化,每一名士兵就是一根触须,极其灵敏地感知着战场的风吹草动,无数根这样的触须组成了一张天罗地网,将整个战场彻底覆盖,不管敌军如何挣扎,都难逃被绞杀的厄运!”

安娜激动地连连点头:“对啊对啊,就跟我们国家前些年提出的‘气泡’作战理论差不多,每一个班组的数字化士兵就是一个气泡,覆盖一大片战场,无数个这样的气泡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气泡,将整个战场彻底覆盖,无孔不入,又无迹可寻,配合炮兵和航空兵通过非接触作战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敌人毁灭性打击!我们一直为此而努力,只是没想到有人已经做到这一步了……”想到这个国家的技术已经远远领先于俄罗斯,她脸上的激动渐渐褪去,变得黯然。

“气泡”作战理论虽然先进,但很烧钱,而偏偏俄罗斯非常缺钱。经济状况和国际环境日益亚化让俄罗斯财政一路飘红,连年赤字,有限的军费不得不优先向战略打击力量倾斜,常规部队能分到的很少,像“人狼系统”这种非常烧钱但战略威慑力又不大的项目能分到的就更少了。可以说,俄罗斯的数字化步兵系统已经落后于华国和美国,甚至落后于法国了……幸好还有个五常之耻英国垫底,不至于倒数第一,但俄罗斯不会为此感到高兴的。

杨炜可没有半点嘲笑安娜的意思,因为跟那伙神秘人相比,华国的数字化步兵系统也落后得很,大家谁都别笑谁。他拍了拍安娜的肩膀,说:“你不是想打一个弹匣吗?打呗!”

安娜想扣动板机,但随即又松开,有些舍不得:“子弹很贵吧?这样乱打一通太浪费了……”

杨炜说:“浪费倒不浪费,就是麻烦了点。”

安娜诧异:“麻烦?”

杨炜卸下弹匣,从里面抠出几枚弹丸给她看:“看到了吧?M43子弹的弹头,这种子弹到处都是,但是我得一颗颗拆掉弹壳清洗掉上面残留的火药,才能将它们压进弹匣里!一个弹匣可以装填六十发这样的子弹,也就是说我得拆六十发子弹,你说麻烦不?”

安娜接过弹丸来看了又看,最后确定,真的是M43枪弹的弹丸……她看着杨炜,一脸鄙视:“这应该不是电磁步枪专用子弹吧?你拿几发专用子弹给我打打会死啊?”

杨炜一脸肉痛:“真的会死……”

这么小气,活该他一发发的拆子弹,拆到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