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醉翁之意 (第1/2页)

两天后, 在城西侧的门楼上, 王延龄神情冷峻地望着远方正兵临城下的军队, 疾驰的铁骑扬起漫天沙尘, 犹如黑风暴般滚滚而来。

都指挥使陆华看向王延龄,得到了他的首肯后, 握紧手中宝剑, 放开粗犷的嗓门大喊一声:“弓`弩手就位!”

已在墙垛后列队等候的第一排弓`弩手立即齐刷刷地上前一步,各占据一个垛口, 把弩`弓架在垛口上,手臂紧绷,目视前方, 集中精力等着主帅下令。

沙尘越来越近, 尘烟里的夏兵影影绰绰,发出震天的呐喊声, 一面鲜红的大旗在沙尘上空飘扬着。

越来越近了,敌军快进入宋军的『射』程时,陆华举起剑, 喊道:“准备——”

每个弓`弩手都紧张起来, 泛着寒光的箭矢直指敌兵方向。

“放箭!”陆华的剑重重劈下,与此同时,箭羽如飞蝗般『射』向敌军阵营。

烟沙里骑兵呐喊、战马嘶吼, 王延龄看见敌兵阵营里不断有骑兵落马, 也有战马倒地, 他冷笑了一下。那些箭头上事先都淬了毒, 被『射』中的敌兵就算不死,一两日后也会肌肉溃烂、流脓不止,从而丧失战斗力。此法虽阴损,但目前他可用于守城的只有一千余人,面对一万彪悍铁骑,若不另辟蹊跷,最终死的就是自己。

他转身下了城楼,把城西战场的指挥权全权下放给了陆华。延州城共九座城门,他还要巡查一下其它三面城墙的情况。昨日一整天都在同众部将研究讨论有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如何应对将军们心里都已经有数,只有发生意料之外的状况,才会需要他亲临坐镇指挥。

延州城虽然缺兵缺粮,但经过他这段时间不断地修缮,城池固若金汤。敌骑虽彪悍,但缺乏丰富的攻城经验,且轻装远道而来,缺少实用的攻城用具。如果此次攻打延州城,依靠绝对的人数优势发动持续进攻倒也罢了,偏偏只调来一万骑兵,这点人数他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他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城内的番人和极少数的羌人,他们同夏人有血缘、语言上的诸多联系,就怕他们偏心夏人暗中搞鬼,这种时候必须以安抚为主,以防生变。

前日他下令就近从平邑堡调来的三百番兵,直到今早才磨磨蹭蹭、心不甘情不愿地进了城,如若他们再来得晚些,说不定此刻就在城外就地反叛了。

现在那三百番兵正在休息,还未被派到城头作战,必须先把番兵将领克图拉拢住,他爱好美『色』,此时当以美人许之。眼下延州城里居民不多,女人们也都藏了起来,艳春楼的女人据说都被他玩遍了,上哪儿去找美人利诱他呢?

美人?他突然想起了陪同艾怜前来府衙见他的那两个年轻美貌的女子,这种战『乱』的时候,不同家人在一起,不去投亲靠友,多半是无依无靠的孤女。这么一想心里便有了主意,于是对身边的七弦说:“你去把潘娘子及与她同住的两名女子接到府衙,就对潘娘子说,我很担心她的安全。”然后又附耳过去交代了一番。

听到警钟响起之后,艾怜她们都惊慌不已,虽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事到临头,还是怕得要命,于是都去了老伯的屋子里躲着。

身边有个老人在,就像有个主心骨,心里也会觉得踏实一些。

老伯安慰她们说:“你们莫怕,去年的延州之战才真正吓人,当时附近的精兵都出去追歼敌军,结果中了埋伏全军覆灭,敌人又来攻城,守城的才几百人,延州城整整被围了七天,多亏苍天有眼,下了场大雪,夏兵没有御寒衣物,最终仓皇撤兵了。听说如今城里有一千多守军,城墙也比去年坚固,王延龄大人也早已写信求援,情况比去年好多了,你们莫要担心。”

老伯的话让艾怜的心里多少得到些安慰。

三人谁都不敢出屋,老人劝说道:“延州城是个大的城池,咱们这个坊又位于中心地带,放心吧,敌兵的流失『射』不到这儿来,你们该忙什么就去忙,实在无事可做,就去念经请佛祖保佑咱们。”

三人这才从老伯屋里出来,各自找事去做,用以缓解焦虑的情绪。

艾怜站在院子里,心里总是觉得不安,便顺着梯子爬到房顶向四周眺望。虽然房顶的视野比较开阔,但城内有不少二层的建筑,遮挡了她的视线,她看不到四面的城墙,也听不到战争的厮杀声。如意坊里安安静静的,同平时没什么不同。

唯一与往日不一样的就是远处的街道上,多出了不少百姓,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应该是彼此打探消息,互相询问前方的最新战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