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向死而生 (第1/2页)

好书推荐: 掌元时空 特警乱明

云内州振武古城早开通了商道,所以李岩等人接收到的信息也相对完善。≦看 最 新≧≦章 节≧≦百 度≧ ≦搜 索≧ ≦ 品 ≧≦ 书 ≧≦ 网 ≧

诸如女真大军兵锋蔓延向四门寨和云内州,兴武古城战事已经产生,而振武古城每日都有军士调度进入等。

初始队伍有慌『乱』,但李岩、宋献策以及琮记宣传人员的努力下最终还是平复了慌『乱』。

队伍坚决北,途众人看到了滞留不前的灾民。

有另外的灾民加入到李岩所在队伍当,因为人数的优势能给人安全感,进入黑城子范围时队伍的规模已经扩大到八万多人。

是所有北灾民规模最为庞大的一股。

长途跋涉,此时的宋献策和袁时已经化干戈为玉帛。

三个人成为队伍的主心骨。

因为在曹州面见过无忌,也知道四门寨诸多事情,李岩内心的目的很明确。

效仿曹州、武邑县琮记赈灾时的管理模式,八万多人的队伍按照灾民所属县地,分成五十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在琮记的协助下推选出组长,组长负责所在小组灾民日常的秩序维护和调度。

整个队伍前行当井然有序。

技艺超出的李岩的太多,但组织能力层面李岩却表现出了天赋。

将烧烤松软的馒头全部吞咽,李岩说道:“召集各组长,开个会”

三人早抱成一团,袁时、宋献策都知道李岩的想法。

从李岩口了解到相当内容的信息后宋献策、袁时都思索过。

第一、云内州、努鲁儿虎山方向有战事;

第二、参与其的并不是朝廷军队,而是同黄河沿线组织了赈灾的那个庞大群体有关联;

第三、这个群体又和信王有千丝万缕的交集。

归根结底,战事还是同朝廷存在关联。

袁时、宋献策等人在另外空间接触农民军的时间要拖后数年,眼下空间内因为时间线的变动和格局影响,过早且阴差阳错的让三人同四门寨交汇在一起。

灾情是死了很多人,可大大小小灾情年年都有,而信王赈灾的口碑又举目共赌,信王则代表的是朝廷。

李岩之外的两个人对四门寨和信王及其朝廷的关系无法有本质『性』的分别,对朝廷也没有咬牙切齿的仇恨。

所以一身武力的袁时想过投军参战而宋献策也有自己筹算。

自己知天地理,农垦只是退而求次的选择,如若有机会,在对抗女真、蒙古军队的战事崭『露』头角光耀门楣才是首要之选。

这种心思下两人都有前线的心思而袁时、宋献策也早知李岩的想法。

李岩提出建议,两人都赞同。

稍后的时间,队伍五十多名组长被聚在一起。

火光熊熊,站在人群央的李岩开口:“多半的组长都是随同宋先生、袁壮士和李岩北抵达此处,对于途加入的灾民和推选出来的组长,李岩也是欢迎的,因为本质我们都没有区别,都是灾民,寻求庇护求生。只不过我们以更好的一种方式将人员组织起来,高效一点,互相照顾,少死了人。商队传来的信息诸位都聆听到了,云内州、田家庵方向都有战事,而诸位也看见了,途有停滞不前的队伍。他们想着战事结束,局势安稳下来随后北,一旦战事恶化,还有退后的余地,这种选择情理之,无可厚非。将大家聚在一起,是要商讨一下,我们这支队伍如何选择。”

人群顿然安静了下来。

“踌躇不前,有这种想法很正常,等局势明朗起来再做筹算,有这种意识也正常,但商队也有消息传送而来,前方有大量民众投入到战场当,当然不是去厮杀,是援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救治伤员、搬运材料。都是灾民,所以我没办法向你们要求什么,去强迫选择什么,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从米脂县北开始,所有补给点的物资都是顶在你们前方的军队和民众生产而出,没有他们,你们到不了的这里。”

星光挥洒在苍茫的地面,李岩的声音继续响起:“我还要告诉你们一个事实,从山东、豫州、翼州开始,你们靠赈灾点走到了这里,多数赈灾点的赈灾粮来自那里,不是朝廷,朝廷主要的粮食收入、财政都充当辽饷,能调拨救济的少之又少,途你们听闻了不少了四门寨的事情,组织这一切的都是四门寨,是四门寨的先生给了我们重来一次的机会。而在我们北的期间,先生又带领人员挫败了女真试图破坏赈灾点的阴谋。”

“你们可以等待到战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