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他说不想把被抢事跟父母说,省得老人担心;不过他同学答应给他汇钱了,可他得先去补办身份证才能取到钱——而且灯光底下也看到他脖子上还有胳膊上确实有淤伤——要不怎么大热天捂这么严实呢,估计是跟人撕扯时伤——可见在火车站被抢了钱包是真。觉得这人这么年纪轻轻,还老能想到父母,这就是个厚道人。”

“那倒是”,点点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人能时时念着父母,就不会坏到哪儿去。”

“因为他没手机,又忙忙叨叨,后来就把这事忘了;结果过了几天,他打电话给道歉,说那客户店里不缺人,给他介绍到别店里帮着装机卖电脑配件;他同学给他汇钱他租房子买手机用了,剩下点儿钱只够吃饭,说借钱等发了工资再还——他能打这么个电话来就挺高兴,不是为那点钱,说明人家有良心。”

“又过了两个月,他过来找,还了钱还买了20万意外险,受益人写他妈妈——他跟他妈姓!对此很敏感,当初孩子要不是流产了,离婚后肯定是跟着;就猜他是不是也是父母离婚后跟着妈妈长大——所以他才这么孤僻不爱说话;可当时也不好问这么多!不过心里老觉得他挺可怜,忍不住关心他。

“后来给他去送保单,才知道他租是平房,冬天也没暖气——那时候都进十一月了,他是南方人,家里从来没有暖气,他又不会生炉子,冷呵呵就那么糊弄着。问他已经换了工作,从最初一个月800工资涨到挣2000了,何必还这么苦着自己——他只说不怕冷,后来才知道,他是省着钱攒了个电脑——租房都是押一付三,就这小平房可以让他房租一个月一交。”

“天越来越冷,看他清汤寡水也不会照顾自己,就说那两室房子有一间合同到期会腾出来,他要住也可以让他房租一个月一交,跟他合租这电脑有点事他得负责给修——那好歹是楼房有暖气,他也就答应了。”

“哈哈,异性合租,好办法啊!”

“也是那时租房子那小夫妻俩太不懂事,跟人合住也不注意点,时不时半夜回来,还叮叮咣咣也不知道小点儿声;还经常早上洗澡,弄得厕所都没法上;偶尔做个饭吧,厨房也不收拾,锅碗能在池子里一泡一天,早就烦他们了——看顾俨就跟个孩子似,回去就把那小屋房客给打发了——说亲戚要来住,少收了她们半个月房租,又让她们上网找别房子,两人也就搬走了。”

连连点头:“美人巨眼识穷途,顾俨就是个潜力股——做饭那么好吃,拢住他胃,他心还跑得了吗?”

文华脸一红,打了一下,道:“去,当时真没那个心思——一个离婚,又比他大两岁,人家没结婚小伙子,压根儿也不匹配——就是看着他可怜,想帮帮他。”

“是是是——文华,是好人有好报!识英雄于微贱之时,所以才后福无穷。”

于是问顾俨:“那是什么时候爱上文华?”

顾俨摇了摇头:“和文华都是过来人,经历过感情伤害,经历过从事业上大起大落,自然而然地互相理解,互相扶持——这和现在很多人因为爱情而结婚不大一样!”

“现在风光无限,身边无数人追捧,很多女孩子盲目地写信给——可是文华不同,她是在最落魄,最无奈时候来到身边;那时候和中关村电脑城成千上万年轻人一样,其实还不如人家,是个孤身来京只能租得起小平房南方穷小子——不怕笑话,那时候缺钱缺,文华要搬到她那儿住——可这人不会跟人打交道,搬家时候房东欺负是外地人,不肯把剩下房租退给,还是文华帮把剩下钱要回来——当时就想,要有这么个姐多好。”

“父亲是语文老师,他对说中国人和外国人对婚姻看法不一样——“爱情”是外国人说法,中国人叫“恩爱”—— 这个“恩”字,更现实更贴近生活,生活上取长补短,事业上互相扶持——文华对有恩!可她坚强独立,从来也没想过从这得到什么回报!”

一惊:“那跟文华结婚,是为了报恩吗?”

顾俨看着:“报恩不对吗?”

语塞,大丈夫恩怨分明,有恩不报枉自为人——“可是,报恩有很多方式。”

“是,可是别方式,能够一辈子在一起吗?对文华,是由恩生敬,由敬而爱!文华比大两岁,以前一直叫她姐——她对也像亲弟弟一样!不光照顾,她还信任——开始那半年一个月才挣两三千块钱,除了房租吃饭剩不下多少,攒了几千攒了台电脑,然后开始做点投资——她那时才考了理财规划师,对投资很感兴趣,看做得还行,就让替她代做;后来又陆续介绍她一些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