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2/4页)

片了,能不冷么?”张香接着说。

“上次真应该留你在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里好好教调一番,这种事情我早就司空见惯、麻木不仁了!”于京玉看着张香一副不通世事的样子。

“我们这里是社会主义,好吗?怎么好的不学,净搞这些看人下菜碟儿的把戏?”张香上纲上线说。

“大家不都一样在等么?马上就到了,很快就有的吃了!”于京玉安慰道。

“都是你们这些人给他们惯的,让你排队你就死心塌地地等,还有我这种义愤填膺也得为五斗米折腰的小虾米陪着你们等,呜呜呜,饿死我算了!”张香自甘堕落地说。

“好啦,有点耐心嘛,姜子牙钓鱼不都钓了半辈子才钓到周文王嘛!”于京玉哄着。

“唔,姜子牙是饿着钓鱼的么?那还能坚持得了半辈子,早就成白骨了!”张香嘴不饶人道。

“111号~”一个操着不平顺的普通话的服务员仰脖子喊道。

就看见于京玉拖着饿得半死不活的张香拿着111的号牌终于走到了能把屁股降落下来的地方,终于“等”到位子了。于京玉拿起菜单飞快地点了十个菜,就看着服务员拿着菜单迅速消失掉了,接下来就是频繁地看见桌上的空地一点点被碗碟占满。张香瞠目结舌地看着于京玉熟练地跟回家似的点菜和用粤语和服务员交流菜品,突然有点被空运到了香江的感觉。

第50章 横空入世篇四节

“吃吧,主菜都齐了,甜品你想吃的时候再让他们上。”于京玉示意道。

“你是不是可以申请香港身份证了,要不要这么地道啊?”张香一副没见过大世面的拿腔拿调说。

“这是粤菜,不说点粤语,他们会不上好东西蒙你的!我也就会这些简单发音的,难了我也说不好。”于京玉揭幕道。

“会蒙人你还非来这家?这不是黑店么?”张香四下打量地问。

“我们老板是香港人,出差不吃粤菜不给报销的!”于京玉也是骑虎难下地说。

“哈,你们老板是要竞选港督么?”张香夹了一口烧鹅用力嚼着说。

“那估计他没戏,不过能顺着老板的意何必逆着呢?不过就是一顿饭,而且粤菜味道真心不错的。你吃了就知道了!”于京玉识时务地说。

“唔。那你是不是点太多了,虽然粤语听不太懂,可是按词组数量数也得十多道菜吧?就算咱俩都是大胃,也得横着下楼了吧?”张香担忧地说。

“粤菜量很小的,光盘子大,你夹几口菜就知道了,都是摆盘儿的艺术,里头都是空的,能够吃不错了!”于京玉经验之谈。

张香在饥饿的时候基本上理智也是半吊子,所以接下来的半个多钟头就看见两人如饿狼般低头猛吃,除了碗盘和筷子的轻触声之外一片寂静。

其实张香对于京玉精心推荐的粤菜大多也没什么深刻的印象,唯一记得一道很有意思的菜很对张香的胃口,是一个热腾腾的方块儿样的吐司面包上搭着4个冰激凌的菜,正好吐司和冰激凌两样都是张香的最爱,一个火热朝天、一个冰冷彻骨,更是让张香感受到了什么叫冰火两重天。超级大爱到又重新点了一盘这道菜,本来扫光桌上的菜盘子就已经吃饱了,可是为了这道菜还是硬生生地在胃里腾出了一块地方,呵呵。

吃饱的两人离开餐厅以后去了上海最有名的南京路,又一次感受了中国“Mountain People Mountain Sea”般中式英语的现实版,当时张香切身感受了为什么在这种人多的地方基本上大家都是一个走向,并非是大家都心有灵犀,而是你根本没法儿走出另一个方向,人流就如同巨浪般给你推回来了。以前常常看见一些关于大上海南京路的描述,如今亲看一番,倒是和北京的前门有一拼,古色古香的东西都被翻修过了,虽然还是复古的样子,但是总是散发着现代水泥和钢筋的味道,中国老字号和国外奢侈品牌混搭的风格,让人来回穿梭于中外历史的沟渠中,不知道是该感叹以前技艺的流逝还是感叹今后科技的发展,非古非今的不太惬意。

闲逛一会儿之后,于京玉得去和约好的客户开会了,就让张香一个人溜达溜达再回酒店等她,要是会议结束得早就找她一起吃晚饭,无聊的张香一个人去了外滩,白天的外滩看着有点白、有点长,到处都是栏杆,很多地方被围起来不能近观,和平静的水面相比,外滩马路对面的各式建筑风格的写字楼很夺人眼球,在这里租得起写字楼的都不止日进斗金,那些公司的名字本身就和这些建筑门面的一样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