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2/4页)

县令似有经验,隔离安抚都做的细致不差,到也暂时稳住疫情,孟玉嘉和众人必须在这里呆上三天,确定无事才能离开。

第三日,因为疫病死了也有四人之多,孟玉嘉远远看着张县令神情凝重的从街道赶向北边。

嘱咐几句,孟三便去打听,不一会儿,孟玉嘉才得知监狱有人也得了疫病。

孟玉嘉轻轻敲着桌子,监狱里的犯人得了疫病也不应当让张县令亲自去啊?难道是……孟玉嘉眼睛一亮,灵光在刹那间闪过。

午后。张县令和赵县尉再次联袂而来。

“你们说,上头不允许望燕县任何一人进入鄂城和其他县城?”

张县令苦涩说道:“因为这次疫病,他们都不放心我们县城。所以,县城和鄂城都没有派出援兵,估计是想牺牲我们县城来拖延胡狄的铁骑行走的速度。”

“那长日关?”

张县令道:“现在消息只怕还没到长日关,就算长日关答应出兵,这行军速度,也是两月之后了。”

孟玉嘉抚了抚眉心,真是祸不单行。

其实这等事在战局上其实是极其正确的,疫病本是迁移和军队最为恐怖的存在,一旦出了事故,可以说是万劫不复。

“老夫准备殉城了,最后求孟姑娘能带着我一三岁的孙子为张家留下一点血脉。”此时他只能这么做,既然不让望燕县城的进去,他这个做县令的必须以身作则留下自己和家人,否则全城必然起暴乱,胡狄未来,望燕县先破。

孟玉嘉虽说是望燕县城的人,但是顶着定述侯的名头,那些个人多少会给点面子。

只不过,也只能是些面子,能进去的,除了她自己,也就只能是寥寥几人,整个车队是不用想了。

赵县尉老大的粗汉子也请求起孟玉嘉来了,他也有个小儿子才七岁。

孟玉嘉能拒绝这样的请求吗?显然是不能。

此时她心中难受异常,来到这里一年,虽说算不上归属,但是看着自己的熟人一个个死去,也是极其考验人的一种。

孟玉嘉垂下眼,此时她生出一种不想走的冲动。

这个念头一出,立刻就在孟玉嘉脑海盘旋不已,偶然想到一计,是否真该赌一赌。

赢了,不但能保住望燕县城,更能保证自己的安危,不至于在鄂城面临攻城,随他县撤走的风风雨雨。

输了,不,她不能输。

“其实也不一定是个死局,我是不走啦。”

张县令和赵县尉连忙抬着头望向她。

孟玉嘉道:“疫病不能好的太快,他日胡狄兵临城下,打开城门也无妨。”

赵县尉大声道:“这怎么成?岂不是不战而降?”

孟玉嘉摇头,赵县尉问道:“难道是埋伏……就算是埋伏也不能是胡狄大军的对手啊。”

孟玉嘉看向张县令,道:“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有疫病这一条件,唱曲空城计未必不能成功。”空城计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孟玉嘉不了解敌方主帅,想着凭着疫病这恐怖的名头来代替这一点,这成功率应当也不低。

张县令听完眼睛大亮,道:“隔离区就放在北城和西城,胡狄一来,县城不增守卫,他们撞见疫病范围,定然不敢冒奇险,说不得就会绕过望燕县去平川,或往内县城或往鄂城而去。”

孟玉嘉点点头,就是此计。

“老夫这就去安排。”

赵县尉道:“这疫病不重,如果他们不怕疫病怎么办?”

孟玉嘉道:“还有些时间,还请张大人和大夫们将此次疫病的发作原因传出去,务必让所有人知道将此次疫病由血液、空气、吃食传染而引起。”

张县令立刻明白了,此次疫病真实只是由虫子叮咬而引起,说的这么残酷,无非是不想让胡狄踏入望燕县,又不敢向望燕县下手或征粮。

“老夫明白了,孟姑娘此计大妙。”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赵大人可以在南城埋伏,虽说未必挡不住,但是能挫挫锐气也是好的。”孟玉嘉道。

“为什么是南城?不是西城最有可能吗?”赵县尉显然是将孟玉嘉所说胡狄要攻打鄂城的事情记在心里。

孟玉嘉叹道:“南城外有座小黑山,黑山不适合骑兵,胡狄的优势就被淘汰。加上黑山路路弯绕险陡,胡狄没有我们熟悉方位,所以,我们进入黑山还有一线生机。”这是*的游击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