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 (第2/4页)

七十年代末期,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品供应充足,物价低廉,大量分配新建住宅,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迅速普及,老百姓的储蓄也不断增加,那时苏联人的购买力就几乎相当于新世纪后中国人的购买力。

本来以苏联的资源和工业能力,加上还算过得去的人口数量,支撑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福利制度并不算什么,但奈何苏联在刻板体制之下,福利制度运转得非常脱离实际,福利不仅不会生钱和良性发展,反而只能给政府支出带来越来越多的负担。可以说,苏联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典型在经济发展程度不足的状况下,勉力撑起的一套不切实际的高福利制度。

计划体制下缺乏竞争,虽然提高了福利和教育水平,整个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却并不会相应提高,只不过促使更多没有什么发展动力的人,转移到体面简单的工作岗位上,造成白领岗位上大量冗员、工作纪律松懈,而蓝领岗位却严重缺员。再算上不怎么廉洁的行政体制,走后门、贪污**的现象也大量出现,更是拖累了整个苏联的发展。

这样的高福利制度看上去像是国民生活的福音,但不正常的东西不可能健康维持很久,故而在后期,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商品短缺、生产不足、增长停滞等一系列问题都出现了。脑筋不清楚的戈尔巴乔夫在这种情况下意欲推动新的体制改革,却草率而欠缺全盘归化和部署,最终导致苏联经济越发崩溃。

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倒了,其他狗屁倒灶的事情都会接踵而来。原本享受美好生活的苏联人开始不满,开始看到原来分配过程中,那些党员和当权者能够拿走更多,于是他们开始大叫不公平,却根本未曾想过其实自己以前拿的也不能算是公平。地图脑袋打开了国门,西方的各种思潮也逐渐开始影响苏联人,民主人权之类的字眼开始被人们挂在嘴边,好似得不到的东西就是最美好的。

……

如斯的窘况中,原本在苏联呼风唤雨的神秘宫也开始走下坡路了。格里戈里?柯克的办公室中,一个白大褂助手小心翼翼地向柯克汇报道:“下一个季度的研究经费被砍掉了百分之九十,我们实质上已经没有真正的经费用于科研和创造了,这些钱最多只能够承担我们的人事费用。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产生了不满情绪,有些同志家里的伙食都快没法保障了。”

柯克的眉头一挑,脸上也看不出喜怒:“不满,来吧,说说,都有谁不满啊。”

助手小心肝一跳,他几乎能够肯定他说出来的名字,第二天早上连具尸体也不可能找到了,为柯克这样的家伙服务,就像是与恶魔共事一样,你永远猜不透他在想什么,他喜怒无常,有的时候高兴了把你宰了,不高兴了也可以把你宰了,人人战战兢兢,想要脱离这个家伙却永远做不到。

像许多神秘宫的人员一样,助手最希望有个什么人把柯克杀死,以前他们幻想着柯克的死亡,现在他们也同样期盼柯克的死亡,只不过以前很傻很天真,以为死亡就意味着终结,可是对于柯克而言,死亡只不过是几个月的请假而已。所以助手希望柯克嗝屁,最多是能够得到几个月不必面对柯克而胆战心惊的轻松,因为几个月之后,这个家伙又会缩在自己的椅子里喝着咖啡,然后看谁不顺眼将他宰了或者做实验玩。

柯克见助手没胆量说话,反而一个劲儿在那里哆嗦,嘴角流出一丝冷笑,他坐在那儿自言自语道:“果然么,苏维埃就要进入她的坟墓了吗?也差不多是时候了啊,只是比我当初计算的要快了一些啊,这个靠山倒了,是不是以后换一个呢?”

助手耳听柯克居然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但是丝毫不会产生愤怒,神秘宫早已不再仅限于效忠苏联,他们实际是忠诚于柯克的。或者说,他们想不听柯克的话也不行,柯克就是神秘宫的神魔,掌握着任何人的生死,还想要活下去,就只有听从柯克的命令。

“欧洲那些小不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只会越来越白痴化,不堪造就,呃,日本么,一个奴才一样的傀儡国,而且日本人都长得太丑了,让人心里不爽。只剩下美国和中国了吗?”柯克嘀嘀咕咕地说道。

不过提到中国,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难以捉摸的光彩,“那个奇怪的势力就是以中国为母体发展壮大的,如果同样投身到中国去,恐怕很难轻易得到信任,资源上也不会得到最大的倾斜。而且,就这样丢掉一个如此完美的敌人,实在是令人懊恼的事情,这样子,果然应该去美国吗?”

柯克脸上不由抽搐一下,“不过我倒是很讨厌那些智商有限而且沉迷于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