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 (第2/4页)

地图脑袋戈尔巴乔夫大搞新思维,在九零年他又琢磨了一个新模式,为了效仿西方的政治体制,他决心不仅要开放什么****报禁,而且还要变集体负责制为个人元首制。戈尔巴乔夫以1834票(总票2486票)当选为苏联第一任总统,1990年5月,戈尔巴乔夫宣誓就任苏联总统,任期为5年。只是就在戈尔巴乔夫打算以新的身份来完成自己改革的伟大任务时,他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苏联的体制改革中,俄罗斯联邦的重要性开始急剧上升,反而中央的权威正在被削弱。于是乎,争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就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可是此时苏共党内已经严重分裂,由于戈尔巴乔夫开了一个缝,各种乱七八糟的人开始正大光明的抱团,并且形成政治力,反冲苏共的核心统治。

苏共党内此时已形成了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主流派”(中间派),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以及“传统派”三股力量。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派,自然是要废掉苏联,以俄罗斯的面目,以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形式,重新存在;传统派则是既批判叶利钦的右倾主义,又对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严重不满,认为偏离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反而戈尔巴乔夫是站在中间两不讨好,双方都想把他给踢掉。

1990年5月16日,俄罗斯联邦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在1060名代表中,支持叶利钦的“民主俄罗斯”只占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席位。反而苏共主流派拥有较强优势,仅“俄罗斯cp人”就占有355席。更大的利好是,俄罗斯联邦有75%的苏共州委第一书记和州苏维埃主席“当选”为人民代表,使得主流的声音其实在代表会议中非常强。

不过看似稳赢的一场选举,反而因为戈氏毫不意外的粗糙政治运作和手法,在候选人推举上出现了问题,主流派推举的候选人在声望上无法与叶利钦媲美。这样反倒使得叶利钦在第一轮投票时获得503票,比对手多出40余票。单由于得票均未过半,双方不得不进入第二轮投票。

因为戈尔巴乔夫身居苏联总统一职,就没可能再屈尊纡贵地担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而在下面戈尔巴乔夫推不出一个可堪大用的人才来对抗风头正盛的叶利钦。心忧情况而且殊无智谋策略的戈尔巴乔夫,为了防止叶利钦当选,居然以苏联总统的身份亲自来到选举现场,坐镇吹风,这样的举动反而引发了代表们的不满。特别是代表中很多人并不是真的跟他一条心,他们虽然是cp人,但却对于cp已不再热衷。

由此可见,政治信仰的缺失其实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正如一个人没有了道德操守,行事会无所顾忌,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政治信仰,做事情也会无所顾忌,而且产生后果将会更大,因为政治的直接受体是普罗大众。

竞选中,叶利钦发表了他的竞选纲领,他中心思想就是:俄罗斯应有自己的国家银行、军队;在俄罗斯的土地上,俄罗斯的决定、法律高于全联盟的决定和法律;土地、矿业等自然资源为共和国所有而不是全联盟所有;将“不惜健康、时间,以便使我们摆脱危机状态,把俄罗斯引向美好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很多苏共成员都相信,是苏联的路线出了问题,他们需要选择一条更好的路。而且有人甚至还认为,俄罗斯很强很健康,是那些麻烦的加盟共和国给苏联带来了太多的麻烦,甩掉他们苏联能够继续健康,享受其实原本不应该享受的高福利。

叶利钦谋取主权独立,在以前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这种分离国家、颠覆党的政权的行为,却在今天,因为戈尔巴乔夫而被允许了。他描绘的“美好画卷”,使得对于时局不满的一些人十分向往,即便是他们还是cp人,但也倾向于叶利钦做出改变。这时候叶利钦也是苏共党员,他们只以为,富有精力和魄力的叶利钦是想像中国一样,走一条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他们并没有设想过,叶利钦在今后的有一天会选择背离苏共和社会主义道路。

其实改革家和叛徒,从来都只有一线之别,有时候甚至是一样的东西。

从来只会捣乱的戈尔巴乔夫当然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这时候跳出来,直接指责叶利钦通篇发言没有一次提到“社会主义”,在称呼共和国时,也不加上“苏维埃”这样的定语,批评他“否定列宁主义原则”,鼓吹“分离主义”,这实际上是瓦解联盟,想要搞垮苏联。

其实他说的也并没错,叶利钦就是不想要苏联了,也不想继续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了。但是戈尔巴乔夫气急败坏的指责,和居高临下的态度,让很多cp党员十分不满。他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