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 (第2/4页)

爱;“原来真空内爆弹是在飞升成仙啊——”

齐一鸣通过作战实验室解锁的真空内爆科技;其实弱得可怜。最多是实验室初级应用版;最大的问题是;体积特别小;只能维持大约半径10-100米的真空内爆;而且衰变期更短;只有五秒时间。这种破坏规模;根本不足以称得上是毁天灭地的超级武器;让齐一鸣颇为失望。

不过黑科技中心的武器专家赵院士则得知有了这么一个玩意儿后;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真空内爆弹本身就不应该简单作为一种类比核弹的超级武器;它特殊而神奇的特质;为其提供了更多种军事应用的可能性。比如;我们可以将真空内爆战斗部装进洲际弹道导弹里面;使用最为精密的制导头;专门用以攻击敌人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战争设施;如核弹发射井、生化武器工厂什么的。真空内爆弹可以直接将这些东西吸入黑洞;而不会产生丁点的辐射、爆炸或者毒气外泄什么的;使得我们在对抗敌人威慑性武器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里赵院士还没说一个情况;那就是如果本土产生了什么核爆、核泄漏之类的极端情况;也可以直接扔一颗真空内爆弹上去;将污染给控制住。

赵院士之后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将更微缩版的真空内爆弹的弹头装进红旗-19反导防空导弹之中。如这种区域反导兵器;特别是进行末端拦截的;如果拦截的位置还是很靠近自己的国土;即便是击落了核弹;核弹空爆后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是巨大的。如果这个防空导弹用的是真空内爆战斗部;可以直接将核弹给“吃进去”;从而不产生任何核爆;把危险降低至最低的程度

齐一鸣对赵院士的这些奇思妙想十分叹服;将真空内爆科技的所有资料给了赵院士;让他研发能够装在弹道导弹和防空导弹中的真空内爆弹。赵院士不愧为科技应用领域的大师;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开发出了东风…1真空内爆洲际弹道导弹和红旗-1i真空内爆反导导弹。

这里的vi指的是vauumimnia;意指专门的真空内爆战斗部。东风…1是在东风…ia洲际导弹基础上改进的;最大射程1060公里;圆周公算偏差值小于6米;之所以设计的这么小;是因为真空内爆弹的作用半径也就最大一百米出头;所以不得不搞得精度好一点。为了完成这个精准度;赵院士还在末端制导上动了很多心思;包括装一堆传感器;和增强中继制导和卫星再定位等。

红旗-1i则是红旗-19基础上发展来专门用于反导;特别是反核战斗部导弹的防空导弹。红旗-19是带有中段反导能力的反导防空武器;射程超过46公里;而射高则超过450公里;拥有真空内爆弹头后;其反导能力更是出众

依靠着红警基地强大的制造能力;齐一鸣这段日子也累积了一些真空内爆武器;他打造了越40枚东风…1导弹;两套红旗-1i系统先试用。这次的雷霆先手行动;正是发挥东风…1导弹的绝佳舞台。

作战指挥室中的红警战情官回头对站在后面的齐一鸣道:“局长;所有攻击目标已经输入;各发射单位准备就绪;请求许可发射。”

齐一鸣点头;沉声道:“发射许可”

与常规型号的东风…ia一样;vi型号也是公路发射的;实际上它们也是通用一套发射系统。在雷霆先手行动部署后;多个导弹营分别来到了预设的发射点;齐一鸣的发射指令一下达;二炮的导弹兵就把发射筒高高竖起。

东风…1导弹带着尾烟冲入长空;苏俄军控制的导弹发射井其实并不多;也就几处;但是齐一鸣这次命令攻击的;却是西俄罗斯境内所有的固定式导弹发射井;其目的不言而喻——彻底瘫痪俄罗斯的固定导弹发射井发射核弹的能力;并重创西俄罗斯在未来的核能力。

即便将来一个新的俄罗斯建立了;考虑到已经崩溃的经济;想要重拾核大国的能力复建这些被毁掉的发射基地;几乎是不可能的。

东风导弹的发射并未通知其他国家;一向中国在进行什么导弹试验或威慑的时候;都会通知一声美国;比如上一次发射巨浪2吓唬不列颠。但这次齐一鸣不打算再做这个样子了;因为已经没有必要。何况此时是战争状态;除了自己;就算是“盟友”也不足以信任。

多颗东风…1导弹经过数千公里的飞行;再入大气层;瞄着那些早已被标记的固定发射井飞去。为了观测实际的攻击效果;齐一鸣派遣了秘密飞入俄罗斯空域的无人机进行侦察和拍摄。

画面中;就见一颗导弹如同流星一样从天顶坠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