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 (第2/4页)

量掌控着美国;不管台前的人怎么变动;幕后的他们永远是真正的统治者。有段时间大行其道的《货币战争》勾勒出了一个可怕的罗斯柴尔德帝国;不过这近乎是臆想;因为罗斯柴尔德在二战中被折腾的不轻;确实现在国际头牌银行都跟罗斯柴尔德有渊源;但现在的罗斯柴尔德实际上不过是有点历史深度的普通三流银行和家族。

再有就是共济会、骷髅会这样的组织;也许他们确实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但实际上真的说掌控国家倒是不见得。

至于银行家团体看上去更接近幕后黑手的角色;但实际上这些银行家之间利益错综复杂;纠缠更深;要说统一成一股力量;其实并不那么容易;更何况在今时今日的公司集团体制之下;存在意志的其实不是某些人;而是实体上不存在的东西;也就是金钱的意志;或者说牟利的意志。

这个意志不属于某个人;但也属于某个人;也许存在于一个团体;但是高于一个团体。它是复杂的;因为人是复杂的;有着各种念头;但是确定的是;当有人或有东西阻碍了这个意志;它就会进行反应;进而主导一个国家。

说起来很玄幻;其实并不是不能理解的。牟利和自私;其实是人类或者一个人类族群同有的一种集体性意志;就算美国推崇的是个人主义;但这种集体意识是深植于人性之中的。它不需要让人互相联络沟通;却能够统一人们的力

中国的经济崛起;一方面使得一部分的牟利心得到了满足;可另一部分人又遭到了重大损失;于是美国社会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维护美中关系;进一步增加两国的经贸往来与合作;以及;压制中国的发展;为美国的世界领导力和优势经济地位保驾护航。

当更多人从中国发展中得利;主导中美友好的力量就会大;而大部分人因此受害;则会出现中美对抗更加严重的情况。不排除有台前的“戏子”出于一己的好恶做出逆这种集体意志的决策;但是他们往往会被碾得粉碎;比如肯尼迪;比如鸠山由纪夫。

齐一鸣对这一点看得格外清楚;不过他没心情去增加美国在华得利者;因为在他的筹划中;中美早晚还是要打一仗的。而且这场仗打得越晚;可能对于己方经济的影响伤害更大;在当前经济潮流下;各国之间的经济依赖会更加紧密;特别是当前依靠劳动力成本、高汇率等营造出的财富收割时代早晚会过去;那时候中国的企业可能更加地依赖国外市场;一场大战造成的损失不说伤筋动骨;也是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其实这种损失多少还是没法避免;即便是bnh在不断升值;但按照各路砖家叫兽们的计算;bnh和udr勺合理比价大约在4∶l左右;当然并不一定合理;因为各国的物价和生产能力不同。可现在虽然已经不是b∶l这样荒疏的汇率了;但几乎是进入了外贸这个行当;三月回本;一年暴发;成了一句中国商人的顺口溜。即便是面对了像雪崩一样的反倾销调查;出口商们仍旧劲头满满地向世界各个角落出口着中国的商品。

这种利润让中国几年时间内从外汇紧缺的国家变成了外汇储备第一的国家。不过因为齐一鸣憋着坏;如果跟另一个位面似的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回头自己打美国;这些钱都会变废纸。虽然短期性美国国债仍旧有投资;不过更大量的外汇被国家用来在全世界疯狂圈地买资源、买企业、买需要的技术。

不久之前的经济会议;七个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联手向中国施压;强迫中国改变现在不合理的外汇比价;以恢复贸易的平衡。毕竟这事儿不占理;中国也确实在口头允诺下;缓步有计划地在调整汇率。可就算人民币升值了;那些外国商品在中国的竞争力提高也是有限。

中间差几倍的价格;中国产品质量不一定顶尖;但先进性却是别家比不上的;只要是个人就差不多会选本国制造的商品;越是成套工业产品越是这样。甚至不仅中国人喜欢用低廉价格买本国的技术型产品;连老外们也瞅着中国这些低价工业品十分眼红;可这些产品在海外的销售价格;有时是国内的数倍。实际上大部分发达国家也都是这么做的;但存在如此大的差价;就造成了那些为了经济利益铤而走险的人。

第519章 海上的货船

海上风大雨狂;今年天气比较怪;都已经暮秋;热带风暴还在往北面刮;沿海各地都做好的防灾准备;不过这个热带风暴规模也不是很大;大概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海军借着这等高海况;也展开了拉练;作战的时候可不能提老天爷选择天气;晴空万里要战;冰雹雷电也要战。齐一鸣倒是有天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