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1/4页)

蓝羽军重新调整了部队编制。充实了部队,提拔了一批在战场上表现突出的军官,韩南非、傲翎、摩洛娑以及两个师团的边防军地残部也被安排到蓝羽军中,开始熟悉蓝羽军的武器和作战方法,蒙柏则充实了蓝羽军的参谋本部。事实上,他自己也更加喜欢做参谋的工作,他善于提出建议。而不善于作出判断。

蓝羽军的编制调整主要是针对蓝楚燕地部队,因为蓝楚燕的部队扩展的太快,杨夙枫不得不让她按照规划来行动。经过参谋部地研究,杨夙枫宣布,任命蓝楚燕为蓝羽军第103师的最高指挥官,其属下编制初步额定为两千六百人。这道命令得到了蓝楚燕的欣然接受,因为杨夙枫虽然对她作出了限制,但是其实也是公开的承认了她的指挥官身份还有部队的存在,至于在这两千六百人的正规编制之外。她还拥有多少游击队,多少仆从军队,杨夙枫也没有心思去仔细研究了。

吸取了之前战斗中的经验和教训,蓝羽军也针对性的展开了训练,主要是巷战。扶风府地巷战中,蓝羽军在占有绝对火力的优势之下,伤亡还是很大,其主要原因还是绝大多数的战士们对于现代火器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还不能充分利用它的优势,许多时候一着急,就拿着还有子弹的步枪和敌人肉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英勇。杨夙枫严肃的批评了这种鲁莽的行为,责令各部队严肃开展思想教育,开展自查工作,同时针对性的开始持久的训练。

根据刀无锋和图斗珠的建议,杨夙枫还下令抽调一批素质好意识好枪法好的战士们组成了一个一百二十人的陆军特战队,专门为他们配备了马匹,以方便快速移动,每个战士还配备了经过专门检测的高精度的米奇尔步枪,专门负责处理一些小规模的高强度的战斗,例如解救人质,绑架人质,摧毁特定目标等,这其实已经是现代特种部队的作战理念,它很快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就发挥巨大的作用。

战后的重点工程还有一个就是无线电通讯的问题。无线电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蓝羽军的通讯,开创了即时通讯的时代,然而,这时候的无线电还是很不完善的,主要表现在无线电接收发报机太庞大,不方便携带,而且容易出故障,还有就是功率不够大,传播距离太小,例如从格莱美尼斯港发出来的电报,在扶风府就接收不到了,必须经过冬日要塞中转才可以。

施米特西门子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工作,为了这个无线电通讯的事情,他简直耗费了太多的心血。在杨夙枫的协同努力下,到五月初,无线电通信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高,更小更灵巧更加坚固耐用的无线电台开始投入实际使用,其功率和可靠性都有了较大的进步。然而,五月份成立的海军需要传播距离更远的无线电台,否则在茫茫大海上,随便就是几千公里的距离,舰队和舰队之间根本无法联系,而杨夙枫则希望即使在天涯海角,舰队之间也可以通过无线电通讯来协同作战。蓝羽军海军初创,军舰还不够多,力量还不够大,只有各舰队之间充分配合。才有可能战胜强大地敌人。

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鼓励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化学工作第一次被杨夙枫明确的提了出来,各种化学产品也得到了杨夙枫的重点关注和研究。他虽然是物理学出身,但是一些基本的化学常识还是懂得地,格莱美的许多科学工作者其实也在研究化学工业。杨夙枫提出的各种基础理论无疑极大的加快他们研究的步伐,格莱美王国的经济借助化学工业的发展,又开始创造了发展的新速度,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也不为过,仅仅在五月份,格莱美的财政收入就增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从中得到了好处的裁冰绡显然对此相当地满意。

自行车的发明,是格莱美科学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在杨夙枫看来,这种自行车无疑是简陋的。甚至是可笑的,但是,毫无疑问地,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简陋的自行车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最终会成为人们日常的交通工具。不过暂时来说,它还只能是少数人的奢侈品。

说到交通地飞跃发展,就不能不提到铁路。乌曼勒斯的失败,蓝羽军法典的推行。使得格莱美地经济政策完全放开,新型的资产阶级可以为所欲为的寻找一切适合自己利润的增长点,其中铁路运输无疑是深受他们欢迎的一个。因此。在过去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格莱美临时政府接到的铁路建设申请就超过了十一条共长度五千多公里,最后批准了九条共四千八百九十公里,格莱美的铁路建设由此而掀起了一个新地高潮其中最利于蓝羽军行动的尼斯港到纳兹雷特的铁路也开始修建了,按照预计,它将于九个月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