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2/4页)

到了武当山,武当山山势险峻,山上香火很旺,游人如织。

谢廷玉对武学圣地向往已久,到了山脚下就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渴望,脚下飞快,实在等不及妹妹拖沓步伐,便将妹妹托付给朱云恒,自己带着小厮一溜烟地跑到前头,消失在台阶劲头。

这个没义气的小子!谢梧瑶暗恨。谢梧瑶被人搀着扶着,满头是汗,仍做出无所谓的样子地对朱云恒挥挥手,喘着粗气道:“你也先走吧,我喜欢慢慢地走。”

朱云恒气定神闲,丝毫未见汗意,貌似并不嫌弃她,道:“你确定你是在走,而不是在爬?”

谢梧瑶推开扶她的鹌鹑,掐腰恼道:“本姑娘就喜欢这种风格!即能吹吹风,又能赏赏景!”

“到半山腰赏夜景吗?”朱云恒哈哈大笑,“本王可不想在夜晚山中喂野兽,唉!你还是让人背着吧!”

谢梧瑶找茬:“那你背!”未待朱云恒说话,早有人闪了出来,躬身请安,替主子出苦力。

……

一行人到了山顶,山顶寺庙宫殿众多。朱云恒等在山上找到住处,安顿下来,谢廷玉果然在忙着拜师求艺,不见踪影。

朱云恒和谢梧瑶饭后在院里赏月,山上空气清新,秋高气爽山高月小,别有一种独特氛围。人在这种氛围中,神经也不由放松开来。

朱云恒忽提起那日谢府茶会,问谢梧瑶道:“那么多男儿,瑶儿为何会选吴凯?为何……未选为兄?”

谢梧瑶仰头望月,直率答道:“你们都早有妻妾了,我吃饱了撑的才会选你们!我这辈子宁可不嫁人也绝不会去给人做妾!凯哥哥和我一起长大,还有比他更好的人选吗?”

但你并未跟他同房!朱云恒心中不以为然。虽说世上有女子及笄后再出嫁入洞房一说,但事实上成亲后的小新娘们多并未如此,尤其是那些渴求子嗣的名门望族。

两人闲闲地说着话,不想院外有人惊呼:“有刺客!抓刺客!”

院里一下子聚集了众多护卫保镖,将二人团团护住。

朱云恒仿佛吃家常便饭一般淡定,抓紧谢梧瑶的手,安慰道:“别怕,跟紧我。”

又是刺杀!又是朱云恒引起!谢梧瑶暗叫倒霉,恨恨地对朱云恒道:“你怎么就这么招人恨?!”那人听后却不以为意低低地笑了。

梧瑶记事 II : 市井田园 第 45 章 功成名就;

武当山顶那夜,有惊无险。一是朱云恒身边的护卫武艺高强,二是谢廷玉闻讯率武当山众武师傅们及时救驾。人数不占优、武术不占优、又无天时地利的刺客们自然是有来无回。

当战斗接近尾声时,护卫长请示皇五子是否需要留活口,朱云恒淡淡地回道:“一个不留!”

很难想象一个长相如此俊逸的美男子,口里轻飘飘的一句话,如捻死蚂蚁一般,处死了一堆活生生的生命。谢梧瑶禁不住打了几个冷噤,回想自己还时不时地对他出言讥讽,觉得自己真是活腻味了!之后一连几日,谢梧瑶有意无意地躲着朱云恒,直到这位皇子离开武当山返京。

朱云恒走时,从武当山带走了几位高人。谢梧瑶劝谢廷玉也照此办理。谢廷玉奇道:“有何必要?又没人会来刺杀我?”谢梧瑶道:“你看凯哥哥也有幕僚,早晚你都要出仕,何不早做准备?寻些对自己有用的人来相助。”

这之后谢廷玉便上了心,外出游历时处处留心,果然诚心求得两位,一位是武当的武师傅,一位是散居在乡野的谋士。

转眼又过去两月,几人的合伙生意进展顺利,进货、出货量日渐加大,谢梧瑶预期今年的年关就会有个很令人满意的收获。

景佑十六年年底,吴凯任荆州州令将近一年,在蜀地粮食产量锐减的情况下,他在荆州试验多季农物播种成功,解除了朝廷的用粮难题。更可贵的是,吴凯在粮食丰产之余,还带领荆州大小官员,深入田间地头,总结出一套宝贵的农耕技术经验,并集结成册易于推广。其显著功绩及付出的巨大努力,令朝野上下心服口服、交口称颂。

当今皇上接到报喜折子后,大赞吴凯为当世奇才,当朝发表了长达一个时辰的长篇演说,这在皇上当政的近十几年里尚属首次!皇上感慨万千,认为他当初亲选吴凯入上书院,就是看中了吴凯是个好苗子,当然上书院培养也极为得当。皇上认为吴凯出身世家,但身上毫无奢靡之气,脚踏实地一心为民,是本朝未来繁荣发展的希望所在!荆州毕竟是小地方,像吴凯这样的希望之星不易久居陋地,使珍珠蒙尘,而应给予更广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