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 (第1/4页)

子就翻脸了,但骂的不是公爹严安,而是父亲彭尚元。

女子出嫁从夫,就不是彭家的人了,太后娘娘骂的却依旧是彭家。

严大奶奶没听明白,赵大奶奶也急的糊涂了,还不等她想出办法来,那边幼清就好像被太后吓着了似的,从杌子上滑下来噗通跪在地上:“太后娘娘息怒,严大奶奶是无心的,妾身在这里代她向您赔不是。”

赵大奶奶气的就掐了严大奶奶一下,自己不得已代替她跪了下来:“知秋代灵雪向您认错,还望太后娘娘息怒。”

“你瞧瞧,知秋和宋太太多懂事,你占着哀家多疼你几分,就不将哀家放在眼里是不是?”太后说着,怒容满面,“你是不是觉得哀家从坤宁宫搬到了钟粹宫,你就不必敬着怕着,才敢在这里放肆?!”

严大奶奶捂着脸跪了下来。

“严大奶奶在家中是独女,难免彭大人会多宠几分。”李氏笑着道,“娘娘,您消消气!”

太后娘娘一副气的不行的样子,砸了一个茶盅:“来人,给哀家把彭玄正找来,哀家要问问她,怎么教的女儿!”

严大奶奶这才害怕了,膝行了几步,求着道:“娘娘,妾身错了,妾身刚才一时昏了头,求太后娘娘息怒母树!”她说着,怨愤的朝幼清瞪去,幼清骇然的看着她,又飞快的低下头。

“你瞪她做什么,她还给你求情,你心胸怎么就这么狭隘。”太后娘娘说完,又指着赵大奶奶,道,“你不及知秋一半的好!”话落,她站了起来,竟也掏了帕子出来捂着眼睛,道,“哀家自从搬到这钟粹宫来,说的话是一点威信都没了,哀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话落,又哭唱似的道,“先帝啊,您丢了妾身一人在这世上,现在连一个黄毛丫头都不将哀家放在眼里,来欺负哀家了。”

严大奶奶满脸的愕然,全然不明白,太后娘娘怎么就把事情上升到这个地步,她就算不敬可也不至于让太后当着她们的面不顾形象的大哭起来。

“哀家要去找圣上理论去,这就是他得信臣子的女儿,儿媳。哀家就不相信,讨不回这个公道了。”太后说着,扶着谢嬷嬷的手,就头也不回的殿门,留了幼清和严大奶奶以及赵大奶奶跪在地上,李氏神色平静的望着她们!

“宋太太,你起来吧。”李氏过去扶了幼清起来,淡淡的道,“太后娘娘动了气,今儿怕是不能给你做主了,你且回去,等她老人家消了气,我再来劝劝!”

幼清朝李氏行礼道谢:“多谢大奶奶。”

李氏就笑着和她点点头,又冷眼望着严大奶奶道:“你也回去吧,你们彭严两府往后有什么事也不要找太后娘娘,这样的高门大户,我们是攀交不起的了。”

“不是……”严大奶奶还想解释,可李氏似笑非笑的看她一眼,转身就出了殿门。

严大奶奶看看赵大奶奶,又看看幼清,不是说是来找太后评理的吗,怎么就变成这个局势了,赵大奶奶也没有看明白,但心里却觉得很不妥,似乎哪里出了问题,可她们却毫无察觉,她不由朝幼清看来,问道:“宋太太,你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幼清回头淡淡的看她一眼,回道:“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说着也悠悠的出了殿门,李氏自一边重新走了出来,望着幼清独自离去的背影,心里感叹不已!

过了一刻,严大奶奶云里雾里的和赵大奶奶望外走,走到半道上就遇到了常公公,一见到严大奶奶他就拍着大腿道:“我的大奶奶您可算是出来了,严大爷在外头等您半天了!”

“大爷来了。”严大奶奶提着裙子加快了步子,边走边问常公公,“太后去西苑了吗?”

常公公就忍不住鄙夷的看了眼严大奶奶,可又不敢说她什么,赵大奶奶疑惑的问道:“常公公,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还能出什么事,太后娘娘申饬了彭尚书,夸赞了赵御史和薛大人!”常公公无奈的叹了口气,都说妇人头发长见识短,什么都不知道,也敢往浑水里淌,人家喊你来宫里评理,你就真的来宫里评理?!真的蠢的连他都没话说!

太后娘娘是评理的人?那就是个蛰伏许久的饿狼,你把梯子递了出去,你就得做好心理准备,被她吃的不剩骨头!

严大奶奶还是不明白,却隐隐觉得不妙,她和刘知秋都已经是成了亲的,可是太后娘娘因为生的她气骂的是他的父亲,但夸赞的却是刘知秋的公爹,这……也太不合常理了。

“您把话说清楚。我们来求太后娘娘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赵大奶奶望着常公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