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我靠,你小子太厉害了,自己练着吧。”

沛叔说完闪人,转过头一个劲“哎哟”,叹这人跟人比不了。沛叔想起自己当年玉树临风的时候……

在终南山被老道士逼着练功,光记住这些个姿势变化就用了****的大半个月,而这对戴牧来说好像完全不是问题。在已经有相关基础的情况下,走这套步法,自己第一次用了整整一上午,还没弄完,因为这个上午没给吃饭,所以沛叔记得清清楚楚。而戴牧几乎可以说是一次搞定,早知道这小子很妖孽,但没想到能到这种程度。

过了一夜。

天刚蒙蒙亮,沛叔被上面“嘭嘭嘭”的声音吵醒。

爬天台上一看,只见九根木桩已经摆好,戴牧正踩在木桩上踉踉跄跄的,不是很稳。沛叔撇了撇嘴,心想这小子太急了吧,咱当年也敦实,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才上木桩,他缺就是平衡感,行不行啊,看得挺悬的。

沛叔准备打个招呼叫他小心点,刚一张口,只见戴牧腿一抖,掉下来了。

虽然一米的木桩不算高,但本来就是因为失去平衡才掉下来,很难站得住,所以小摔了一下。

劝说未果,戴牧又跳了上去,说:“站地上练没意思,必须得上桩,不然怎么练身体平衡啊,你别打扰。”

沛叔悻悻地说:“得,我明白了,你得了不摔不舒服斯基的病,我给你买早点,准备云南白药切。”

戴牧沉浸在步法中,越来越觉得祖传的‘二仪千里步’神奇,不仅仅是沛叔说的脚下有根那么简单,似乎脚下的触感也灵敏多了。今儿早上一起来就拿着足球颠了颠,带了几步,那感觉都有点不同了,好像自己触球的力度,踢到球的部位,能控制得更精细。那种精细的差别,就比如随手写一个‘正’字,看起来挺正的,然后对着字贴描摹一个‘正’字,肯定更正,就那种赶脚。

球感上的细微提升只是小欣喜而已,戴牧知道自己最缺的是平衡能力,迫在眉睫的是要在七天之内证明自己能适应U19的对抗。站地上练也有效果,但要想进步快的话,必须得上木桩,所以他一大早就在天台上把木桩给摆上了。

上了木桩,困难程度一下子高得不行,一直摔来着。

不过他觉得摔得有价值,因为体会得更多。

上了木桩才明白什么叫通体一身。迈脚的步点,整个身体的姿势,随时的调整,哪一样差点或是没做好就得掉下来。摔得多了也疼,但能感觉到,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姿势变化中不掉下去,失去平衡后再怎么快速找回来。随着在木桩上坚持的时间越来越长,戴牧欣喜的看到进步,他知道自己需要时间来熟练。

他突然停下来,心想:“只能利用早晨和晚上,似乎时间少了点。”

……

于是在吃早饭的时候,戴牧决定,干脆不去参加训练了。

他给教练打电话,一拨通他便说:“张教练,我想请五天假。”

张教练在电话前皱了皱眉头。五天后正是他之前要求戴牧证明能适应U19对抗的最后一天,不能证明就滚回U17,这个时候请假是个什么意思?戴牧是受了点小伤,可休息个一天两天也就罢了,需要请假这么长时间吗?

张教练想了想,认为戴牧由于受伤,觉得在U19适应不了,想正好休息五天然后回U17去。他觉得有些失望,刚给那小子联系了一线队负责球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教练,那小子看起来不是相当有自信的么,怎么掉链子了?

这时,在电话里听到戴牧说:“额,教练,好像对锦城的那场比赛也正好是在五天后吧?”

张教练很生硬地回答:“是的!”

说完就准备把电话挂了。他认为戴牧马上会说,那我到时候就直接回U17好了,就不来你这报道了。

张教练对着话筒冷哼了一声,心想:“这是什么态度?”

“耍滑头,弄点小聪明,这样的球员能有什么前途!看走眼了!滚回U17玩去吧!”

戴牧在电话那头说:“那张教练,我请四天假好了……”张教练“咦”了一下,戴牧继续说:“我想在比赛前一天证明我身体对抗没问题,并且有能力占据一个主力位置,我想上场踢比赛。”

什么?张教练以为自己听错了,足足愣了几秒才说:“是……这样啊,你好好养伤,别想太多。”

电话挂了之后,张教练点了支烟,有点凌乱。到底什么情况?

那小子昨天还被人撞东倒西歪呢,并且受伤了,今一早就惦记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