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龅降幕埃��材馨谕牙Ь场�

……

现场开球,只见陈小胖将球拨给苏桓,苏桓将球回给戴牧,两前锋齐向前跑,全队阵形拉开,踢的是442。

这时找话题的记者们交头接耳,大多谈论的是那名被韩福礼教练点名批评无组织无纪律,体能也存在严重问题的球员,戴牧,竟然出现在关键的前腰位置上。另外还有一点,泰山U19队踢了一整赛季的4411,一直平行中场,突然改成了菱形站位。

这些记者大多都感觉,泰山队又是改阵型,又是派上有争议的球员踢前腰位置,不靠谱啊。

懂球的大多知道,菱形中场442,最关键的就是那个前腰。

以泰山队的球员阵容来看,明星球员苏桓倒是理应踢那个位置,但是18号戴牧,是个没经验的小孩,而且国青队韩福礼教练对他的评价很差,应该不太行吧。看来张常江教练是为了变而变,想弄个出其不意什么的,恐怕不是明智之举。

记者们都心想:“如果收官之战泰山U19队输了,赛后这两点倒是可以拿出来说一说。”

令人出乎意料,当双方球员拉开阵势,短兵相接,有一方瞬间占据绝对优势。

只见向来喜欢龟缩的海牙队一反常态,上来便扑得凶。这种情况一般双方会在中场展开激烈的拉锯战,哪知道,海牙队转眼就被压了回去。球权在泰山队员脚下,运转流畅,而18号戴牧在前场拿球,调度,将上来围抢的对手耍得团团转。

以前泰山U19队进攻主要靠几个明星球员的冲击力,而现在中场有了更多的控球与组织进攻。相熟的记者互相问了问,都确定,这绝非他们的常规踢法。有记者奇怪说:“泰山队这么踢比以前好看不少,这套阵型他们练了多久,一直藏着在么?”

……

开球后,张教练紧张地站在场边,对手上来就猛扑,出乎了意料之外,毕竟现在用的是新阵型。

说起来,这套阵型是由于戴牧建议变阵,张教练没同意,之后折中而来的。当时戴牧为了踢自己最喜欢的前锋位置,建议球队改成三前锋。可是在张教练看来,将戴牧推上锋线不合适,他拥有全队最好的控球和传球能力,指望他给其他人传球的,让他到锋线上等球那怎么可以。但让他踢左边前卫,又确实有大材小用的感觉。

经张教练分析,戴牧的拿球能力极强,再加上他的高球商,分球的合理性,最适合他的位置,应该是前腰。因此作出尝试,让戴牧在禁区前沿横向活动,发现效果出奇的好。

戴牧有这个能力,另外也解放了苏桓。

于是张教练干脆将中场改为菱形站位,将戴牧推到前腰位置。让苏桓不再承担组织进攻的任务,去踢纯粹的前锋,由戴牧为锋线二人陈小胖和苏桓输送炮弹。没想到,球员之间的化学反应超出预期。

张教练估计,这样踢,球队的攻击力至少提高了三成。

由于是新阵型,磨合不久,本是为去欧洲踢邀请赛拼刺刀时准备,但是,现在正是需要新阵发挥威力的时候。

至于球员们对新阵型不熟悉有解决的办法,张教练早就当着全队的面说了,“如果不知道怎么踢,就把球给戴牧!”

此时,张教练不由将视线放在戴牧身上,因为他拥有最多的球权。

可以说,戴牧的发挥,能极大左右这套阵型能打成什么样。

张教练暗想:“趁对手扑出来,赶紧制造进球吧,先打破僵局!”

……

这时,戴牧在对手禁区前沿中路接到球。这里是人员最密集的区域,空间最小,无论做任何选择,都需要快和准确。

他眼睛一扫,已看到队友的站位。但是,正面有对位的后腰,再前面还有中后卫,直塞腹地的传球路线并不存在。

这回,戴牧可不想再分边。

他把球一磕,变向启动,直突中路!

对位的防守后腰撇了下嘴,心想这小子托大了,往前就是死的。

后腰贴近戴牧,准备与中后卫一起关门断球。哪知道,戴牧并非突破,他靠近中后卫,立马穿裆传球!

对位的后腰视线追着球去,回过头来,只见戴牧往禁区里跑,再想追,已经慢了两三拍。

只见球又横敲回中路,那后腰心神大乱,这不是一个节奏啊!

众人只见戴牧与苏桓在禁区前沿,人员最密集的地方,打出精彩的短传配合,面对门将,戴牧推射远角……

这时候,才刚刚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