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徐惠!上着鹅黄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她就像花淡性柔只留香的丹桂,那与生俱来的高贵与优雅是她这辈子也无法模仿的。

曾她是那样羡慕与嫉妒徐惠的美好,又曾是那样争强好胜誓要与她在陛下面前一较高低……可这一刻,她竟毫无忿恨的感觉。

她的心情是如此平和,平和得毫无争风吃醋的念头,平和得甚至有与徐惠交好的冲动。这就是内文学馆的魅力吗?

媚娘洒脱地执扇而笑,主动上前几步,对徐惠道出入宫来第一次问好:“徐从容,近安?”

“武才人!”徐惠惊讶回身,一丝喜悦翘上眉心。她松开手中树脂,默默看着媚娘好一会儿,刹那颦笑开:“尚好。武才人,近安?”

“尚好。”秋风缠着丹桂香气拂过,结在彼此心间数年的疙瘩,在彼此一颦一笑间忽然解开,顺风向太极宫外飞去。

“听闻你最近常到内文学馆看书习字?”徐惠执着绣有丹桂的罗帕,眸间尽是温雅之色。

“嗯。”媚娘点点头,看着徐惠苍白的指尖不由关心,“听闻盛夏间你一直病着,现在好些了吗?”

“咳咳,得陛下庇佑,天气转凉后好多了。”罗帕放在唇边轻咳两声,“你日后有何打算?”

媚娘是不同的!从入宫初遇媚娘,她就被媚娘身上张扬的活力和灵动的美丽所吸引。即使她知那份张扬和灵动与着沉寂的宫廷格格不入,知那份张扬和灵动亦会成为伤自的利器,但她还是真心的喜欢着和期待着,希望她们能在宫内成为相依相持的友人。可是那时的媚娘高傲而敏感将她划为敌人,丝毫不理睬她友好而亲切的微笑。

“每日读书习字,倒也颇有乐趣。”心跳加快两拍,她努力维持着习惯性的微笑。韦贵妃将她贬至掖庭,唐太宗彻底将她舍弃,就连德妃也对她不闻不问,对于未来她还有何奢望?

“可否想过回到陛下身边?”以前的媚娘像春日的牡丹,总是那样高高在上而争强好胜,含着斗争的光芒誓要让所有人黯然失色。而此刻的媚娘是冬日的红梅,虽看似平凡,但当她绽放那刻,必香气四溢夺人心魂,艳冠群芳。

正文 鹊枝头2

也许她该帮帮媚娘,变得更加内敛而聪慧的媚娘,不该像那群成日只知算计仇恨的宫人一样老死内廷。

“媚娘,岂敢奢望。”口中虽这样道,但每每想到唐太宗,她心中总会有份酸楚涌上。

那日在马场她明明看见了陛下眼中的欢喜,可他不明白能包容天下的陛下,为何不能包容下她这个直爽的女子?为何当年裴仁基就可以撮耳抠目驯马,而她就不能执鞭挥楇驯马?……也许真如玥月所言,陛下不喜性情刚烈的女子。

在内文学馆的日子里她看了很多书,更在老宦官口中听闻了不少各朝皇家轶事,特别是关于陛下和皇后的故事。她越发明白,性子和圣宠只能选一,只是她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掌叙宴寝,理丝枲,以献岁功。依照武才人的才华,不该埋没在掖庭。”徐惠漫不经心从树枝上摘下几团淡黄的丹桂,放在罗帕中间层层包裹好,“掌叙宴寝。那才是距离陛下最近的地方。”徐惠又笑了,笑得风淡云清。

她知道唐太宗心底留着媚娘驯马的英姿,她也期待着能像长孙皇后那样贤能淑德,将各类聪慧的女子举荐到唐太宗身边。

徐惠的话宛如木棒重重击在媚娘的心鼓上。无论是不甘,还是依恋,她始终不愿如此平静终老。只是已被抛弃的她又该如何回去?……媚娘平静的望着徐惠,心里却早已翻起千层浪涛。

终究是回去的时候了。玥月望着愣在一旁的媚娘,不由扣紧十指。其实她一点都不希望媚娘回到后宫。

只是,如果那样的话,媚娘就不再是媚娘,也就不会成为日后的则天大帝。如同徐惠所说,媚娘的才华不该埋没在掖庭,她是七彩凤凰应该浴火重生翱翔九天。

在媚娘犹豫不绝的时候,玥月轻咬下唇上前两步,屈身向徐惠行礼:“多谢,徐从容提点。”

徐惠并不立刻答声,只是半敛着眼睑细细将包着丹桂的罗帕放入腰间鸳鸯香囊中。

“你就是明月?很好。”她看了玥月一眼,理着衣袖意味深长的笑着,拖着长长的披帛缓步消失在丹桂丛内。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那姿那神真的很像典雅怡神的丹桂。玥月看着徐惠淡黄色不背影,不由想到桂花花神的传说。

“小月,真该回去?”媚娘心里虽早下结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