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大家同出一门,这事还真不好说。

不过,大约是恩师也知道下面究竟是怎么回事。每年都会超额拔下三百万两银子的军费下来,供他使用。

恩相的高恩厚义,我胡宗宪惟有鞠躬尽瘁,竭力以报了。

如今,浙江、福建的战事已经到了最要紧的关头,如果粮秣跟上胡宗宪有信心在一年之内将江南偻乱一举剿灭。

可是,今年超支部分的军费已被挪用,要想完成军事上的前期布置没一百万,根本没有可能。

这一战是他胡宗宪一生中最要紧的时刻,自然不肯放弃。若是错过了,要想尽数剪除江南匪患,却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为了这一刻,为了调动整个江南地区的所有力量,岑港之败之后,朝廷有意治他败军之罪。他甚至推俞大猷出来顶罪为的就是保住自己前线统帅的位置。

倒不是他贪恋权位,实在是,自己在浙直总督的位置上干了这么多年。如今,剿寇正在关键时刻若换一个新的统帅,等到熟悉完情况也不知道还得多少年。而元气大伤的海寇,也会借这个时机恢复实力。

到那时,错过这个机会,南方一乱,就无力回矢了。

“违心之事做了就做了就当是我胡某人履历上的一个污点吧。为江山黎庶,区区一些名节也管不了这么多了。这次进京述职,正好借机凑集些军饷。恩师那边是没法子了,只能求陛下拿些体己出了。至于是否触怒万岁,如此重要之时不能想,也不该想。”

马车之中,胡宗宪想到这里,忍不住微微叹息一声。

这个时候,亲军头领在外面禀告:“胡督,前面就是严相府了。”把他从沉思中惊醒。

胡宗宪:“还有多远?”

“大约四十丈。”

“停车。”

车停了下来,胡宗宪跳下马车,一整衣冠。示意亲军马队都在府外听候,独自一人从容地朝前走去。

“嘿,我道是谁,原来是胡大人。”门房见胡宗宪过来,笑嘻嘻地迎上去。显然,他也是胡宗宪的故人,日常也没少往来。不过,平日间门房见了胡宗宪都是一脸的正经,今日却显得非常轻挑,显然带着一份生疏和隔阂。

门房:“听人说胡大人进京好几天了,你老贵人事忙,也不记得来看兄弟。”

丞相家人七品官,这人虽然只是一个秀才,却在胡宗宪这个二品大员面前将话说得尖酸刻薄。

胡宗宪也不生气:“恩师他老人家可好,军务繁忙,耽搁了,今日才得了空闲。”

门房:“还好吧,能吃能睡。”

胡宗宪:“烦劳带我去见恩师。”

门房:“胡大人,按说以你我两家的关系,原也不用通报的。不过,小阁老今儿个正在府中,他好象对你有什么矛盾,我还是去通报一声的好。还请稍待。”

听到这话,胡宗宪心中突然一酸,只得点了点头。

嘴chun动了动,又拉住门房,将一个大卷宗递过去:“这是学生对恩相的一点心意,其中有我的一份,还有浙江巡抚、福建巡抚和戚继光今冬的炭敬。”

在以前,他出入严府就像回自己家一样随意,什么时候受到过这种冷遇。

“好,我帮你带进去。”

看着门房的背影,胡宗宪感觉身子有些发软,伸出手扶住墙壁,慢慢地坐在大门后面的那一排长凳上。

像严府这种豪门大族,中门旁边靠墙的边上都有两排长凳,专门为前来投靠的穷亲戚之类的人物等候所用。稍微有些身份之人,自可去大厅堂里看座奉茶。

也不知道等了多长时间,直等着双tui发软,却见那门房慢悠悠地走了回来,手中还捧着那个大宗卷。

将卷宗还给胡宗宪,门房说:“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心意留下了。戚继光不熟,退了回来。至于胡大人你的那份……也退回来了。”

“恩师他老人家…………”胡宗宪心中一酸,眼圈红了。

“严相…………”看到胡宗宪伤心的样子,门房心中也不好受。将大卷宗塞到胡宗宪手里,小声道:“其实,胡大人你大概还不知道吧。如今阁老年老力衰,已经不大过问世事。

这府中的大事小情都是小阁老说了算。即便是在内阁的权势,也被小阁老替代。内阁之中,徐阁老是个老好人,权当他自己是个摆设。高拱也没心思视事,至于张居正,这几日才挂了个兵部shi郎衔进内阁,人微言轻,也干不了什么。所以,无论什么事,小阁老都清楚得很,正自春风得意,什么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