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你!”陈洪又惊又怒,声音尖锐起来:“好大胆子!”

蛾子又哼了一声:“你喊这么大声音做什么,我就是闷得难受找你说说话儿,值得发这么大火吗?”

“大胆!”陈洪气得直打哆嗦,还在再叫,突然间,门口传来嘉靖“哈哈”的笑声。

立即白了脸,站起来立到一边:“真君。”

“原来是老神仙了。”蛾子也站起来,又朝嘉靖一施礼,并对吴节说:“公子,陈叔闷得很,我也不过是想同他说说话,却不想他却恼了。”

说完不服气地瞪了陈洪一眼。

嘉靖饶有兴致看地了他们一眼,问“小丫头,饿没有,要不要吃点东西?”

蛾子:“缺是有些饥饿,要不咱们走吧。”

嘉靖:“别忙,我同你家公子还有话说,先在这里用些茶点。”

道观的茶点实在没有什么意思,也就是两盘白糕,一碟子松子。

见吴节进来了,蛾子不说话了,小心地站在一边shi侯。陈洪也立在墙角,大气也不敢多出一口。

不片刻,道观住持将那一册《〖道〗德经》请了过来。

嘉靖和吴节忙洗了手,恭敬地捧过来,打开了看了起来。

这还是吴节第一次看到张三丰的真迹,心中难免好奇。就同嘉靖一边观看,一边说着闲话,也不拘谨。

二人以前也这样随便说过许多次话,都很随意。

其间,皇帝还命吴节说一段关于〖道〗德经的故事,有些故意给他出难题的意思。

〖道〗德经乃是道家的无上典籍,不可亵渎,自然也没有什么民间传说。

吴节却是想都不想,就随口说了一段《三言二拍》中一个牧童梦中显达,可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凄惨,最后被庄子用一本〖道〗德经点化的故事。

嘉靖连叫有趣,又一声感叹:“是焉非焉庄周梦蝶,这个故事妙。”

看得旁边的陈洪心中大震,他是东厂都督。平日里,都是黄锦在shi侯皇帝,也不知道玉熙宫中的情形。今日一见,这才知道吴节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居然重要到如此程度。其亲密程度,颇似对当初的陆炳。

看来,一个新贵就要冉冉升起了。

吃过茶点,腹中有食,也不冷了。嘉靖兴致一来,就要到观外看雪,让吴节shi侯。

吴节没有办法,只能打点起精神跟了出去。

嘉靖皇帝背着双手在空地上慢慢走着,一边走一边说话。

陈洪自然也要随行护驾,却不敢打扰了皇帝的性子,只能远远地跟在后面。

至于其他东厂的番子,更是三三两两地散布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暗自警戒。

蛾子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对眼前这种冷清有些不喜欢,就站在陈洪的身边,不住地找他说话“陈叔,陈叔”叫个不停,弄得陈洪哭笑不得,偏偏又不好发作。

北顶娘娘庙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虽然在郊外,可却是进出城的要冲之地。午饭之后,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出城办事的要赶在晚上关城门之前回家,而进城办事的也都开始陆续离开。

过不了多久,外面那条路热闹起来。

有马车、牛车辘辘而过,更有几匹骆驼排成长队,驼铃声清脆悦耳。

冬季已经到了,不少烧炭的商人带着木炭进城贩卖。不断有木炭落到地上,然后被行人一通疯抢。

一副盛事画卷跃然而出,嘉靖看得有趣,就站在道观旁边的空地上笑吟吟地看着。

倒是东厂的探子显得非常紧张,这种情形,保安工作不好干啊。

可万岁爷乃是天下一等一有主见的,他决定的事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敲定了厘金一事,又看了张三丰的真迹,嘉靖心情极佳:“吴爱卿对与经济钱粮乃是个中好手,却不知道做实事的能力如何。厘金局草创之初,万事繁杂,要不你挂一个御使的头衔去主持一下。”

吴节苦笑:“道君,只怕吴节去不了。监察院是什么地方,那可是请流们的大本营,没个进士出身,就算去了,臣骂也要被他们骂死。”

“却也是。”嘉靖一笑:“别说你,就连朕他们也敢骂,也喜欢骂。你这次中了解元,虽说在士林中也算是小有名气,可毕竟是一个举人,还不入流。”

吴节本来就不打算去东南,当下又接着说:“道君,还有一桩,没几个月就是春闱,厘金局的事情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走上正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