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 (第1/4页)

“放心好了。”

轿子在小巷里转了半天,总算将那些尾巴给甩了。

就到了水生值守的地方。

水生见了自家老爷,大惊,还没来得及上来跪拜,吴节一把将他拉起,道:“水生,时间紧迫,长话断说。我就交代一句话。”

水生:“大老爷尽管说,只需吩咐下来,水生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

吴节森然道:“也就是这几日的事情,朝局就有大变,你自己留个神,一旦五城兵马司这里有什么异动,立即带兵到西苑将我接出来。对了,你手头能调动多少人马?”

水生:“还能调动三百来人。”

吴节:“好,就这样,走了。”

说完,也不废话,扭头就走,准备去裕王府。

刚一出来,连老三又来报:尾巴又跟上来了。

第四百七十章虎落平阳

不用想,这几个尾巴肯定是景王一系的人马,也只有他们才能在大夜晚大摇大摆地在京城里追踪自己。换成一般人,早被负责治安的顺天府的人给拦下来了。

“住轿!”吴节想了想,将头伸出去让轿子听了下来。

如今这种情形,已经没办法再去裕王府了。否则一旦落到景王他们的眼里,以徐渭的智谋,肯定会猜出嘉靖已经不成了。否则,吴节怎么可能穿着便装,大半夜偷偷摸摸地跑去王府,有什么事情不可以正大光明地过去?

吴节不能冒这个险,可就这么回去,徐渭一样会怀疑。

如今,最好的办法是找个正当理由。

可是,去哪里呢?

既要说得过去,又不能引起徐渭的警惕。

吴节脑袋隐约有些着疼,他也知道不能在这里停留下去。

正焦急中,吴节突然想起今天下午在自家大花厅里跪着请罪的李成梁,心中顿时一动。

何不去那里?

如今,景王、裕王两个敌对的阵营都在谋篇布局,在要害部门安插自己的人手,都急于在大变之前尽量地掌握更多的资源,这已经是一个阳谋了。

李成梁受了我吴节的恩惠,从一开始,额头上家写下了“吴节”两个字,这辈子,裕王党的出身是洗不掉的。

此人乃是明朝中晚期有名的猛将,也是一个得用的人才,拉拢进我方阵营也未必不能发挥出应有的用处。

罢,算李成梁运气好碰到我吴节这个贵人。

想到这里,吴节就探出头去问连老三:“老连,李成梁住哪里?”

连老三回答道:“禀大老爷,李成梁住城南烙饼胡同。前几日他来我府上投帖子的时候就说过的。”

“好去那里。”吴节笑了笑。据他所知北京城南非常破烂,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元大都时的旧貌,历来都是流民和破落户聚集的地方。用贫民窟来形容也不为过:“看起来这个李成梁的日子不好过啊!”

在东南带了大半年兵,吴节看惯性了戚继光手下的将军们的富有。那些家伙谁不是腰缠万贯,前阵子有个军官进京给吴节拜年。为了方便居住,直接在京城买了间宅子。其实,他一年中也住不了几日。

却不想李成梁这样的中级军官,居然会穷到住贫民窟的地步。

轿子抬了起来,慢慢朝南面走去。

连老三道:“回大老爷的话,谁说不是呢,辽东军常年同蒙古作战,可却不是边军,无论是给养还是军饷都比不上九边。像李成梁这种卫所军官,更是穷得厉害。这次来我府拜门,又拿不出炭火。却弄了一大堆土产。难怪被门房们刁难。”

“其实,我倒是喜欢东北的野味土产。有些东西可不是用钱就能买来的。对了,李成梁手下的亲兵战斗力如何,比起跟在我们后面的尾巴如何?”吴节低声问。

连老三:“李成梁的亲兵可都是见过血的,论起武艺来可能比不上后面的尾巴,可若是真手上分生死,稳胜。”

吴节:“很好,等下你想个办法引得李成梁的亲兵和这后面的尾巴斗一场,最好能够让他们死几个人。”既然有心提携李成梁,好,就让他彻底投进我方阵营吧。

连老三点点头:“明白,大老爷尽管放心好了。”

又走了一气,见要到地头,连老三身子一闪,消失在黑暗之中。以他的武艺,要想藏匿身形不被后面的尾巴发现,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这一片真的非常破烂,两边都是狭窄的小巷,大半夜的也看不到几点灯光。

寒风在巷子里呼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