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苏浅兰突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忽略了李循方的存在,尽管她一见到他就觉得挺放松,知道他在附近就觉得挺安全,每次见到他都有见到好朋友的那种欣喜开心,可她却实实在在的,忽略了他!

有他相陪的日子里,她的心思一直在绕着戈尔泰打转,直到戈尔泰离去,终于有机会跟李循方发展另一段情愫,却只有边境共骑、相伴赴京的短暂一霎,之后,就因明朝的礼教大防没有了相处的机会。

“傻瓜!为何你什么都不说?从来都不告诉我你的心思?”苏浅兰努力回忆着跟李循方相处的点点滴滴,甚至想起了戈尔泰离开的那一夜,就是李循方悠扬的笛声陪伴着她直到日出。

可是,李循方就是个只会做不会说的男人,以至苏浅兰如今想起,仍感觉疑幻疑真。不能知道李循方内心是不是真如自己猜想的那样,对自己一往情深,早已跨越了友谊的鸿沟?

“现在,有什么也晚了……”苏浅兰呆想半天,长长叹了口气,从来没想过,这巍峨的万里长城,也能成为阻隔两心的天堑!而有些东西,错过了或许便是一生!

唇边替李循方浮起一丝苦涩的笑,苏浅兰只好当自己是在自作多情,不再去猜测李循方的真心。回神将冰雪项链放回匣子,随手翻翻,却又忽然翻到了一件不属于她的东西。

“这是……”苏浅兰疑惑的从匣子里摸出一块方形美玉。

这美玉通体莹白,里面却又隐隐透出翡翠般的光泽,对着烛光一看,煜煜生辉,美不胜收,但奇怪的是,这方玉看着好像一颗印,但该是刻字的那一面上,却光滑如镜,一道刮痕都看不见。

这应该也是贵英恰从泰松公主前夫那里刮走的汗宫宝藏之一吧?苏浅兰想来想去想不到李循方把这东西交给自己的原因,只得把它跟别的东西放在一起,打好了明日要带返草原的行装。

最后看看再没有什么遗漏之处,这才放心熄灯上床沉入了梦乡。

绿野篇 第一百八十一章 出关

第一百八十一章 出关

寅时正,是很早的时间。大约等于现代的凌晨四点左右。这时候起来,天都还没亮,四处乌漆抹黑一片。若非苏浅兰心中记挂出关的事,也不能不用人喊都可以自己醒来。

匆匆洗漱完毕,跟蒙克一起用过吴昼、吴晚兄弟送来的早膳,吴襄的亲兵就过来接人了。

从这里出发到关外最远的据点李家堡,有将近一个时辰的路程,而且还不太平,常有猛兽出没,流寇抢劫。所以苏浅兰和蒙克都配备了弓刀,虽然蒙克更习惯草原的弯刀,但他当然不能暴露出来。

吴三桂还没有醒,苏浅兰乐得不用见他的面,就在吴昼、吴晚两兄弟的目送下跟着吴襄的亲兵离开卫所,出发到了关下。

吴襄带着数百人马,押着几车物资早已等候在那。此行他用了巡视各个据点,运送物资犒赏各据点守军的名义,因此并没有带很多人手,等他巡视回来,正好可以赶上今日的将领会议。

见了苏浅兰和蒙克,吴襄也不说话。微微点了点头,便让两人跟在自己身后。又过一会,人马集结完毕,物资也都一一到位,吴襄高喊一声:“出发!”队伍终于通过往两边缓缓打开的城门,望关外的各个明军战略据点开拔而去。

正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尤其在这关外,几乎一马平川的地形,根本挡不住寒风凛冽,放眼四望,白雪皑皑,每走一步都要忍受着刀子刮脸的感觉,听脚下那嘎吱嘎吱令人齿酸的声响。

“大家小心些,别踩到了雪洼,注意轮子!”吴襄作为主将,时不时就要呼喝几声,鞭策着兵士速度行进。

听了周围兵士的一些对话,苏浅兰才知道,每年这个时候,却是居住在边境一带的明朝百姓最易遭受蒙古部族袭击劫掠的时刻。那些明军言语间都是毫不客气的把蒙古人称为鞑子,目为强盗,咒骂的同时,也都在祈祷着别遇到大股的蒙军。

苏浅兰默默地听着,心下却是黯然。北地苦寒,蒙人多过着游牧生活,不善耕作,那样的生活习惯、生存环境。到了冬季就有可能大批死人,如是不来劫掠汉人的粮草财物,蒙古的牧民又怎样熬过冬季?如使蒙古民族给养充足,生存有靠,谁愿意冒着风雪四处打劫?

又想起中原汉人历来都有过拨银子抚赏北方民族以求和平共处的习惯,可惜这银子总是在蒙古的强势部落之中便被瓜分得七七八八,能最终落到贫苦部民手里头的不多。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大的战争没有,小的劫掠行为还是时有发生。

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