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 (第1/4页)

身这一场男女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突然间爆发、胶着、僵持,最后却两败俱伤,都软瘫下来,共举白旗,相拥着倒在被褥之中。

喘息了半天,皇太极首先忍不住发笑,低声道:“真想不到兰儿你也有这般凶悍的时候爷差点儿吃不消”

苏浅兰“哼”了一声,没有了那股火气,她这时却是懊悔不已,这下还怎么维持平素娇弱可爱的形象?真是欲哭无泪,只得满面通红,恨恨的瞪住了眼前的罪魁祸首。

“行了爷明白,你一定是气着了”皇太极莞尔微笑,用刚恢复的力气将她拥在怀中,吻着她的面颊,在她耳边低声道歉:“都是爷的不是爷向你保证,以后再不会这般欺负你了”

“爷……”苏浅兰心里憋着的委屈在他这充满爱意的爱抚下仿佛找到了宣泄口,忽然化作不断线的泪珠滚滚而下,很快湮湿了枕巾。

皇太极还从未见过她这般哭泣,顿然有些手足无措,一面抱紧了她轻拍她的后背,一面紧张地问:“怎么了?爷说到做到,绝不会再这般待你的别哭了,哭得爷心疼啊”

苏浅兰摇摇头,只是搂紧了他的脖子,埋在他怀里默默地低泣,皇太极今夜的粗暴,不过是导火索,她更伤心的是李循方的死,她知道、她伤心,可她却无处诉说,她是大妃,连偷偷哭泣的机会都没有此刻终于哭出泪来,却教她还怎么忍得住?

皇太极劝到最后,叹了口气,柔声道:“也好你哭出来也好,有什么委屈别憋着,哭完了,人的心情也会好很多你如此年轻,却身为大妃,许多事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做,也实在难为你了”

苏浅兰听得诧异起来,想不到皇太极一个古人,也能说得出这般理解贴心的话来,不由忘记了伤悲,睁着泪眼愣愣的望住了他。

皇太极伸手拭去她面上的泪痕,对她露出了一个温和深情的笑容:“你只需要记住,今后你不再是孤单的一个人,不管你忧伤或是快乐,爷总陪在你的身边知道了吗?”

“爷”苏浅兰轻唤一声,终于破涕为笑,幸福地偎进了他的怀抱,是的,无论今后再遭遇什么,她,找到自己的归宿,不是吗?

绿野篇 第二百七十五章 喜讯忽来

天聪元年十一月末,寒风飘起,细细的雪花落满庭院,盛京汗宫大政殿内,却温暖如春,君臣相谈和乐,笑语不断。

皇太极这段日子过得真是顺风顺水,不但国内民生在他的新政下大有起色,粮食产量大幅增长,百姓生活更加安定,更有漠南蒙古诸部见他财雄势厚,纷纷来投。

就在这两天内,连续有察哈尔阿喇克楚特部长多尔济伊勒登、安班和硕齐、扣肯巴图鲁、昂坤杜棱等台吉,也先后率部依附而来。

当初如星星之火般的漠南几支归顺部落,如今已燃成大片火原,几乎整个漠南蒙古都成了大金国的附属。

朝臣们对他当初的制蒙政策和高瞻远瞩的目光赞誉不已,花费几天时间终于在他的授意下拟好了计划,预备下个月先派使者前往尚未归顺的喀喇沁等部说降,策动更多的蒙古部落来投。

与此同时,也定好了新的政策,不但要将已经归附的蒙古部落集中会盟,宣誓效忠,还要将这股新力量整合起来,逐步成立蒙八旗,与大金八旗共进退,为将来统一整个草原做好战备。

君臣之间就蒙古问题达成了共识,不免要说到一些笼络手段,皇太极自己是以身作则,先后娶了两位科尔沁的格格,现在这个还立了大妃,连多尔衮也先娶了蒙古侧福晋,又预备要娶蒙古大福晋。

其他贝勒们见此情形,不免也要凑一番热闹,这帮男人没几个不花心的,家里妻妾一堆,才不在乎多几个蒙古妾侍。要是谁没有的,将来蒙古这一块的利益说不定就要把他排除在外,这么一来,谁肯落后?

皇太极极为满意兄弟和手下们的积极响应,就是要他们都有这份心思,这样将来打蒙古的时候,才能士气高涨,收效巨大。

见到今日事毕,皇太极退了朝,便心情愉快的回转内苑,径朝关雎宫而来。他虽然没有对女人们讲述国事的习惯,但遇到高兴的事,他还是挺乐意告诉苏浅兰几句。

不过今日的苏浅兰仿佛精神有些恹恹不乐,听了他的话,只是笑而不言,皇太极不由关心起来:“怎么了?谁惹你不高兴了?”

“不是”苏浅兰抚了抚胃部:“刚吃了些粥,胃有些不适。”

皇太极眉头一皱,回头便唤达春:“去把太医请来”

苏浅兰阻拦不及,嗔怪的望了他一眼:“不过是小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