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敦亲王府邸就在帝都西街,她坐着马车过去都能差点颠睡着,更别提走着的文祥祥,最起码得废了他刚好了的屁股和两双腿,于是快到敦亲王府邸时,她特意朝着马车外瞧了瞧。

但是阿九发现她错了,是她太小瞧文祥祥的道行,一路上过来她竟没有发现文祥祥何时招了顶躺椅过来随行,他趴在躺椅上睡得正香。

阿九放下帘子扶额叹息,她还是太单纯,到了王府门口的时候,她都是有些晕晕乎乎的被小德子搀着下来的。

而文祥祥则是在她身旁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然后颠着屁股随她进了王府。

敦亲王是阿九的舅舅,早些年阿九母妃嫁入宫中的时候这个无事闲的哥哥就随着阿九的母亲一同入了宫,先皇对阿九的母妃甚是疼爱于是就爱屋及乌,封了这个哥哥一个敦亲王,先皇去世,隔了阿九这一代,不用上阿九的朝整日闲着,如今仍旧是敦亲王。

阿九入府邸时,几个常见到阿九的小厮就立刻将阿九认了出来,恭恭敬敬的磕完头将阿九引进大堂去。

阿九在大堂坐着,下人恭恭敬敬的上茶,李叔是王府的管家,招呼着阿九和文祥祥,着手派了下人去通报王爷和王妃,然后就退下了。

文祥祥缓缓的坐在铺了软垫的椅子上,喝了口茶,悠哉道,“陛下,真不是我说,你看看这整个王府哪里透露着小世子被砸伤的哀伤,根本一点哀伤都没有,连个管家都跟个没事儿人一样,陛下可不知,我被陛下赏了一顿板子,我们家的文叔可哭了好几宿呢。”

阿九顿了顿,皱着眉睨着文祥祥,虽然说文祥祥油嘴滑舌,但也的确说的对,这整个王府里哪里透露着一丝哀伤?她叹了口气,如果真的没有发生过的事,她舅舅凭空乱造,那么这就是欺君之罪。

她的想法还未被落实,就听见大堂外传来了她舅舅的哭声,她皱着眉头,送到嘴边的茶杯也顿住了,之后便看见她的舅舅扶着门框进来。

敦亲王一副老泪纵横的样子,踏进门的时候抬着袖子擦了擦微红的眼角,然后到阿九的跟前恭敬的喊着陛下,话音里三分哭腔七分颤抖,听的阿九都有些动容了。

可阿九也看得出来,她舅舅微红的眼角是方才用手揉出来的,就连脸上的老泪都是从眼下开始淌出来的,这样的情形敦亲王还能哭丧着打动她几分,可真辛苦了舅舅的演技。

阿九起身虚着扶了敦亲王一把,轻声道,“舅舅,何必行如此大礼,寡人一下朝就听小德子说起小世子的事,也是很难安寝,于是朕就立刻赶过来了。”

文祥祥听着阿九有点哭丧的声音,握着杯子的手抖了抖,心里不禁感叹这对舅侄可真都是一个个戏骨子的料,然后看着这二人来回客套。

“舅舅,寡人也正是来瞧瞧,就带我去看看小世子吧,要是伤势严重了还能叫些宫里的御医过来看看,好歹当初这小世子还是寡人一旨赐下来的。”阿九客套的说着话儿,听的身旁的文祥祥是一愣一愣的。

敦亲王听着眉头一皱,停止了哭丧,整个人也不知作何反应,觉得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只能愣着耷拉着嘴。

阿九瞄了眼一边站起来的文祥祥,“爱卿随我同去吧。”转过来推了推愣着的舅舅,“舅舅,带路吧!”

“…”敦亲王怔了怔,看着准备好的阿九和文祥祥,阿九是九五之尊,不能忤逆,当初的这个世子还是阿九赐下来的,文祥祥是个奸邪的小史官,年仅二十就继承了郑国的史官,不带去又不知在史库里写些什么,思量再三,最终还是小心翼翼的带他们去了小世子的房间。

幸而敦亲王心里想的没让阿九听见,要是阿九听见了,阿九一定觉得她舅舅说的极其对,文祥祥的确是个奸邪的史官想当初多少官员的不正之风就是以话本的方式流传到阿九的手中。

文祥祥虽说人不靠谱了点,损着阿九多了些,也还算是个比较尽忠的史官。

早知道,在这偌大的帝都,可就史官这个职位是不受约束的,也只有史官的直接上司是皇上,史官的话无需经过三司公正,可直接将得来的任何资料呈由皇上处理。

文家世代忠良皆为文臣,几代以来的史官都是由文家培养,文祥祥自然也就不例外。

自小就培养为史官,可到了文祥祥这一代为什么十五岁就上了任,阿九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文祥祥他爹自从先皇去世后就一直无心朝政,终于在阿九登基第五年将官署交由文祥祥之后就浪迹天涯去了。

后面的事是阿九听说的,听说文祥祥的爹年少时曾一度眷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