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想想当日自己刚遇上这家伙时,他整日偷香窃玉的,是何等的风流潇洒,但是就因为认了自己这么个师叔祖,便毅然放弃了闲散的生活,为他做了这么多的事儿。岳陵心中,除了安慰外,实是非常感激。

是以,听他说到大河以南的网络建好了,看向他的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习春瞅着他的神色,心下也是欢喜,只是忽然又想起自己得到的消息,一颗心不由的又沉了下去。

“……前几天,咱们在成都一直监视谢家的探子,忽然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儿。

第296章:暗手显踪(2)

他们发现,每隔五天,谢府中的大管事谢安,便会去成都万花楼。那万花楼是成都数一数二的青楼,开始弟兄们还当他是去狎妓。可是跟着去了两回后,这才发现,原来他竟是去跟人见面。

本来,这约朋友一起逛窑子,也没什么不对。可是,如果每次都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方,甚至同一间房见同一个人,这事儿就透着古怪了。

兄弟们本想最好能得到他们说的什么话,但是却发现,那谢安约人见面之处,防卫极是森严,根本难以靠近。

不得已,大伙儿只好放弃这个想法,改为暗暗辍上那个跟谢安见面的人。

但那人却极是警惕,有两次都跟丢了。最后终于在昨天,弟兄们总算逮到了他的尾巴。

师叔祖,您绝对猜不到,那人去了何处……”

习春说到这儿,面上忧色更深,眼中分明有着震惊之色。

岳陵眼睛微微眯起,里面有寒光闪过。这个谢家与他已是解不开的仇隙了。不单单是谢天豪呷醋私怨的问题,而今还牵扯到自己杀了他们家老大,断了谢家与吐蕃之间的联系,这事儿已经再也不能善了了。

眼下见习春竟露出惊凛之色,显然对方来头不小,这对岳陵来说,实在不能算是什么好消息。

目光在习春面上一转,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习春点点头,咽了口唾沫,这才又道:“……那人…那人最后竟是进了…进了怡园。那怡园…怡园却是当今封为蜀王的武重的别院……”习春头上微微冒出汗来。

岳陵听的一呆,怎么也想不到,这事儿竟跟当朝的龙子龙孙牵扯上瓜葛了。

正思量着,却听习春又道:“……经弟子一番打探,那蜀王重,乃是当今手握重兵,戍守北地的燕王胞弟,都是齐贵妃所出。据闻那燕王,向来有觊觎储君之位的意图,此事与他亲弟弟牵扯上,只怕事儿绝不会简单了……

弟子得报后,觉得这事儿太大,这才赶紧过来,报知与您。至于沈姑娘那儿,咳咳,她…嗯,她毕竟与谢家那个谢天豪有同门之宜,事关重大,弟子不得不谨慎,还请师叔祖莫怪。”

习春说到这儿,大出了一口气儿,抬手擦擦额头的汗水,端起桌上的茶水,咕咚咕咚一通猛灌。

岳陵听的心中惊天骇浪的,面上也凝重起来。牵扯上当朝王爷已经就不是小事儿了,如果再和多嫡勾扯上,这事儿可不是大了去了?

对着习春先是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在意方才避讳沈青竹之举,他既然负责情报系统,这种防范自也是题中之意。对此,岳陵不但不会怪他,还对他颇为赞赏。

抬手给习春又续了茶水,他便自顾微微阖目,暗暗思索其中的千头万绪。

当日在江陵查沈家一案时,最后竟发现,整件事儿背后,隐隐有朝廷军方,和一些高层的影子。

当时岳陵就大为惊凛,这也是他后来借着落水意外,前往吐蕃布置的原因。

只是这种牵扯到底牵扯到什么层面,什么人,在当时都只是两眼一抹黑,完全猜不到。

要说这种牵扯到朝中人物的事儿,江陵的苏望和唐澜应是最好的求问对象。但是岳陵却不敢,自古以来,牵扯到政治问题,其中的关系都是千丝万缕,谁又能保证那二人不是对方的朋党?

所以,他虽然一直尽力的扩张自己的影响力,但其实心中却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目标。

而今天,当习春说出这个消息后,所有的事儿,似乎便都有了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线,将前后之事串了起来。

当朝王爷、领兵大将、夺嫡之争,还有那袭杀自己和韩铁、雷虎的军人,一件件,一桩桩,在燕王和夺嫡这两个名词的出现后,顿时勾勒出一个整体的痕迹。

岳陵面颊不由的轻轻抽搐了几下。

怎么办?自己一个平头百姓,能斗得过王爷吗?能斗得过一个手握重兵的边陲重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