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1/4页)

可是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她这正满脑子胡思乱想呢,却见岳大官人回过头来,对她呲牙一笑,挑挑眉邪笑道:“灵儿妹妹,这会儿可就只有咱俩人了,哎呀,这青山寂寂,鸟语花香的,你说会不会发生点什么呢?”

萧灵儿心头大跳,一张脸不由自主的腾的就红了,宛如白瓷中洇入了一抹胭脂。

脚下不自觉向后退开一步,结结巴巴的道:“发…发生什…什么?”

岳大官人就一脸的惊异,惊奇道:“怎么,你不知道吗?诗经你总该读过的吧。岂不闻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之语?”

闻听这厮念出这几句,萧灵儿不由的一呆,随即却顿时大羞。一张白玉也似的娇靥,整个如同一张大红布了。

原来岳大官人念的这几句,却是出自诗经《召南*野有死麕》一诗中的最末一句。

原来的全文是: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整首诗情景交融,描述一个女子遇到一个俊美的男子,不由心中怀春,男子也对她心动,于是****,成就了一番好事。最末一句以女子的口吻诉说的,让爱人不要着急,莫要弄坏了她的衣裙,还要悄悄的,不要惊动旁边的狗儿叫。

诗中满是洋溢着一种质朴率真,勇敢追求**欢愉的气氛。其画龙点睛之作,便是最后这段以女子口吻的旁白,生动活脱的描绘出男子的情炽热烈,和女子的欲拒还迎。交互掩映之下,使得这首诗含蓄中透着奔放,诱人已极。

但就是这么一首极难得的好诗,落到了后来礼制卫道士的口中,却被故意曲解了意思。

如三国时的郑玄,所作的《诗笺》里说:‘贞女欲吉士以礼来,……又疾时无礼,**之男相劫胁’;又有南宋理学家朱熹,《诗集传》里说:‘此章乃述女子拒之之辞,言姑徐徐而来,毋动我之帨,毋惊我之犬,以甚言其不能相及也。其凛然不可犯之意盖可见矣!’

经过他们这么一说,怀春之女就变成了贞女,吉士也就变成**之男,情投意合变成了无礼劫胁,欲拒还迎也变成了凛然以拒!

这种解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成为权威。直到后世才被现代学者纠正过来,还原了诗文中的原意。

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岳陵记住了这首诗。此时拿出来调侃萧灵儿,倒是颇有应情应景之意。

萧灵儿饱读诗书,向来有才女之称,对世事自有自己的见解,自然不会如那些卫道士那般歪曲词义。

所以,此时一听岳陵蹦出这一句来,心中又是羞恼又是慌乱。羞恼的是这登徒子竟越来越大胆,竟拿这等诗词来轻薄自己;慌乱的却是,这词中本是男女相爱的一种赞美,他这时说出来,究竟是别有用心,还是仅仅在**自己?

一时间,只觉的一颗心砰砰跳的好急,如欲要从嗓子里跳了出来一般。脸颊儿烫的着火也似。

第353章:神奇美容泥(1)

正自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的时候,却听那登徒子忽然咦了一声,心中一动,不由偷眼瞄去。却见岳陵此刻正弯下身子,似乎在水中摸到了什么东西。

这水古里古怪的,怕是里面绝不会有什么好东西,这要是出点什么事儿可怎么好!这登徒子,整日价便只要胡闹,这次可吃了亏了。哎呀,习春呢,跑到哪里去了?要是真有什么事儿,就只能靠自己一个人了。

她心中忽然为岳陵着急起来,方才的羞恼登时抛到了九霄云外,脚下不自觉的就往前凑了过去。

“哇哈哈,好东西!果然好东西啊,发了发了,这下发大财了!”

才走不出两步,猛然间却见岳大官人,两手捧着一堆灰糊糊的东西直起了身,两眼发光的叫了起来。

萧灵儿心中气恼,恨恨的顿住了莲足。心里只一个劲儿咒骂,这混蛋算是没救了,满脑子便是发财,怪不得小弟跟他只混了这么点时日,便搞得沆瀣一气的。两人可不是天生的知音嘛。

这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自己怎么就会为他去担什么心呢!

“来来来,灵儿,快来,哈哈,这东西可是对你大有好处的哦。”正心中腹诽着,却见岳大官人转过头来,眉花眼笑的对自己喊道。

萧灵儿恨恨的瞪他一眼,将身子侧过一边不理。只是始终心中好奇,不知这厮到底找到了什么。遂竖起两只小耳朵,侧耳听着动静。

岳陵那是什么人啊,前后两世,几可称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