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投郭威,到攻克淮南,直到今时今日。

翌日,秦家大院。

“旭哥儿,你说赵匡胤……哦不,这圣上是不是也太寒酸了点,就送这么张纸给丐帮?”吴师道手拿着一张宣纸,只见上面龙飞凤舞的两个字“丐帮”。事实上这两个字倒没什么?最重要的确实低下那落款“赵匡胤”,以及那鲜红的玉玺印章。

此次起事,丐帮的功劳赵匡胤当然没有忘记,在昨晚喝高了之后,龙飞凤舞的写下了这张牌匾,另外凡是丐帮英雄好汉,只要愿意,都可以直接进入大宋禁军。但这一条,对于丐帮这些人来说,还真没有什么吸引力,他们都是在江湖上自由惯了的人,完全受不了禁军那铁的纪律。不自由,毋宁死嘛。

“你就得了吧,赶紧找人给裱起来,有了这个,这大宋的天下,咱丐帮可以横着走。”韩旭鄙视的看了眼吴师道。正了正身上的御前侍卫官服,大宋刚刚得了天下,这官服暂时还沿用后周的服侍,依然是大红色的服饰加硬璞头。又道:“走了,点卯去了。”

“恩?你昨日回来不是说今日不用去点卯吗?”秦雨山缓缓从后面走了上来。

韩旭顿时一拍脑袋,恍然大悟,昨日赵匡胤确实给了自己一天假,去工部和工部侍郎谈论新建府邸之事。想来等会还有早朝,估计工部侍郎一时半会还出不来。于是,三下五除二的脱了官服,懒洋洋的往椅子上一趟,叹道:“唉,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呐!”

“吴老道,丐帮在扬州的情况怎么样了?”秦雨山往韩旭旁边一坐,开口问道。

吴师道皱了皱眉,道:“年前的消息是江北分舵已经建立起来,但今日刚收到消息,听说在江都一带,他们似乎和那里的盐帮发生了点矛盾,具体的还不清楚。”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以来,扬州乃大运河和长江的交界之地,水路四通八达,南来北往的船只大多通过此地中转,而形成了扬州特有的商贾文化。江湖帮派自古又喜欢占据些码头,青楼这些暴利行当。

唐末天下大乱,更是“天下之赋,盐利居半”,黄巢、王仙芝就是贩卖私盐起家。在长江以北之地,这里渐渐行成了一个大的帮派……盐帮。正如其名,他们以贩运私盐为生。江南之地并不产盐,自从淮南被后周占领之后,江南的南唐对盐的需求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渐渐的盐帮越发兴盛,向江南之地贩卖私盐,获得巨大的利润。

秦雨山眉头紧皱,开口道:“早些年,我路过扬州,有兴结识了盐帮的程老英雄,此人义薄云天,而且与我一见如故。应该不会为难我丐帮才是。”

听到盐帮,韩旭顿时来了兴趣,不由疑惑道:“会不会是去扬州的丐帮之人,飞扬跋扈?毕竟扬州是盐帮的地盘,人家可是地头蛇。”

“不会,此次派去的都是些行事谨慎的可靠之人。”吴师道摇了摇头:“具体的情况,暂时还没不清楚,可能过些日子会有详细的消息。”

说到了扬州,韩旭突然想起了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忙问道:“李重进那里有何动静?”

“这倒没有,丐帮一直在那里监视李重进,年前还是安安稳稳,只不过一直在招兵买马,圣上昨日才登基,想必他那里还没收到消息。”吴师道开口道。

韩旭默然,赵匡胤登了基,李重进应该也快有动作了。

第120章 老子不差钱

“韩大人,韩大人……”

韩旭正和刘三,吴师道几人嘻嘻哈哈的嗑着瓜子聊天,却见一身穿大红官袍之人提着衣摆,屁颠屁颠的闯进了秦家大院。身后跟着数个丐帮汉子,丐帮之人见其身着官服,而且口口声声叫着韩大人,也就没有拦着,而是紧跟了过来,说到底这秦家大院还是第一次来这当官之人。

“哟,这位大人是?”韩旭赶紧迎了出来,拱了拱手,恭敬道。

人靠衣装马靠鞍,瞧这家伙的官服应该是个正三品的大官,然而这宽大的官服穿在其身上,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这家伙太瘦了,简直是根长竹竿,怎么撑也撑不起那身官服。而且其笑咪咪的样子,半点官威也没有,倒有几分江湖郎中的猥琐。

韩旭总觉得在那里见过他,但却一时想不起来。

“呵呵,韩大人,下官苗训啊,那日在陈桥驿的小土坡上,咱们可是有过一面之缘呐!”苗训连忙回礼。跟随赵匡胤多年,陈桥驿上散播谣言,也算是翊戴之功。凭着对天文地理的一番认识,赵匡胤升其为工部侍郎。今日早朝,一时找不到合身的官服,他只能穿着前任那大胖子后周侍郎留下来的官服前去上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