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 (第1/4页)

说着,他们就在这潼关城楼上席地而坐,一个个笑呵呵的围着老王头,开始听他讲故事。

见他们变得识相,老王头颇为满意。接过一人递过来的水壶,咕咚咕咚的灌了几大口后,一抹嘴巴,又开始了以往经常说的故事。

“你们不知道吧?那两个小娘,其中有一个就是当年的淮扬军水军程统领,她可不得了,可是咱大宋朝第一位女将军……”

“那另一个呢?”

“你他娘的别打岔,另一个老子没见过。说到程统领,还得从平西王说起……”……

第381章 马车内的谈话

韩旭当然不知道远处潼关关隘上发生的事,此刻他正端坐在豪华马车内闭目养神。

这马车是成都府知州吕余庆送的。

出得护龙山后,韩旭并未去成都府,而是直接去了剑门关。

剑门关的守将在见到韩旭之后,立马派人八百里加急直奔成都府汇报给吕余庆。在巴蜀之地闷了三年的吕余庆,闻听韩旭竟然活着,而且人就在剑门关,当即欣喜若狂领着人马直奔剑门关。

自从吕余庆被赵匡胤派到成都府,他一边治理巴蜀,一边不断的派出人马搜索剑阁群山,最后甚至扩大到整个巴蜀之地。因为他深知,若是找不到韩旭,完成不了赵匡胤交代的任务,那么他今后就再也回不到汴京城,只能老死巴蜀之地了!

可想而知,当在剑门关见到韩旭的那一刻,吕余庆是激动得泪流满面,简直比见到自己的亲爹还亲。

在吕余庆的口中,韩旭也知道了这三年来朝廷发生的大事。

王全斌为了给他报仇,把蜀地杀得是血流成河。屠城在韩旭看来当然是很不赞同的,可他也不得不为王全斌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感动。在朋友之义和天下大义之间,王全斌选择了前者,为此他的屠城行为,造成朝廷将其贬为崇义节度留后。虽然不久后就被赵匡胤重新任命为节度使,但就个人而言,韩旭深感王全斌乃真正值得深交之辈!不过王全斌在蜀地的所作所为,引起了蜀地百姓的仇恨。原本已经投降的蜀军将领全师雄正是利用百姓的不满而再次反叛,引起蜀地大暴乱。若不是曹彬反应迅速,领兵镇压处理得当,宋军将在蜀地陷入持久的平叛泥潭。令韩旭想象不到的是,在占领蜀地之后,赵匡胤竟然在第二年就以南汉主刘鋹不肯对大宋称臣为借口,命潭州防御使潘美立刻发起对南汉的进攻。刘鋹的荒淫无度是出了名的,不仅**后宫,更是任命宫女参政,女子为官在南汉比比皆是。而这家伙最牛B的是,对太监好得不能再好。南汉可以说是太监的乐园,要想在南汉官场受到重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当然是先得为官,而第二个就是得把自己给阉割了。自此,南汉官场的太监人数超过两万多人。

这样的朝廷,哪里是大宋朝的对手,潘美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灭掉南汉。

如今,天下以赵宋为大,南边剩下南唐,吴越和一个小小的清源,但这三家都向大宋称臣了;北面是北汉和契丹。大宋如今的实力,远超南唐和契丹,唯一麻烦的是契丹以塞外骑兵为主,一时半会难以灭掉。

除此之外,最令韩旭哭笑不得的是,赵匡胤以为他战死了,追封他为平西王。封王啊,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可赵匡胤封什么不好,偏偏以他平定西川为名,追封他为“平西王”。这可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的名头。

如今韩旭占据了这“平西王”的封号,不知后世那吴大反贼将来会得到个什么封号。

……

吕余庆很会享受,这豪华马车做得很大,彷佛移动的一间小屋子。

刘三在外把持着马车,车内除韩旭外,还有程淮秀、杨月蝉、吴师道三人。

为了完成李可卿的心愿,韩旭带着那枚装着李可卿头发的香囊去了趟长安城。如今的大唐大明宫早已毁于不断的战火之中,这座比后世故宫大四倍,比老毛子克里姆林宫大十二倍的天下第一宫殿早已烟消云散。

在大明宫的遗址上,残埂断壁,烧成黑炭的圆木比比皆是,彷佛在哭诉着那曾经辉煌了数百年的大唐宫殿。见此,几人是感慨万千。

自从离开长安城后,马车内一直充满着忧伤,直到现在,还未恢复过来。

吴师道心下一直有个疑问,此刻他终于忍不住了,打破沉默道:“旭哥儿,你的腿伤不是已经好了吗?为何对那吕余庆说双腿彻底的废了?”

在和吕余庆的见面之中,韩旭是坐着轮椅的,那把轮椅是他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