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下,我国农村人民必将鼓起更大的革命干劲,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推动农业生产的新高潮,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你还别说,这现身说法的效果无论如何是要比那些空洞的说服动员工作要好得多的,万财还没念完,大家已经热血沸腾了,甚至还有人喊着说:

“我们村是最适合学大寨的,山多水多嘛,那山外的平原想学也不行,因为没山啊,想搞梯田也搞不了”又是那个老森林,每次运动数他最积极了。

“不能搞,搞梯田,那又要砍树了”风钦极力反对着。木匠跟那些树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还是舍不得那些树木。

“搞还是要搞的,我们的水田也确实太少了点”振国倒了以后,那克启可就活跃了。

“我赞成搞。。。。。。”

“是的,要搞。。。。。。”

万财看了看会场,绝大多数都举着手,说是坚决要像那大寨学习,这种热情,万财也有点感动。是啊,多少代了,这个地方一直是水田少,山地多,群众们世世代代都是一半米饭一半红薯玉米的掺着吃,从来没有舒舒服服的吃过整顿的大白米饭。这次好歹有个大寨的榜样了,一定要搞出个名堂起来。

散会以后,万财把队委会的几个成员叫到一起,开了个小会,首先是表决了一下学大寨的态度,统一一下意见。

老老蔡看实在没办法,必须得发表意见了,就说学大寨没问题,关键是人手少,怕弄出个四不像,就麻烦了。

恢柏说搞是能搞,就是要买那些开山的工具,队里已是入不敷出的。

万财看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就说明天就开工,现在商量一下,怎么个搞法。

于是大家凑在洋油灯下,黑板前画来画去,把个小山村的每一个角落画了个遍,终于找到一个先期开工实验的小山坡,商量了一下细节就各自回家了。

33 学雷锋、学大寨、学大庆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就来到了那片山坡跟前。这个山坡就在对面山的一个小山脊上,也就是村里那个小溪的月亮湾拐弯的地方,形象点说就是弓背顶上。长征四渡赤水那会,林彪不是老说毛主席光走弓背,不走弓弦么,就是那个弓背。

万财跟大家交代着:

“这块地方两边靠水,山坡上都是杂草杂树,石头偏多,因为一直是祖坟山,所以没动,这次趁这个学大寨的机会,把他平整出来,搞成高产示范梯田,向毛主席报喜。。。。。。”

“祖宗留下的风水宝地,动不得”话还没说完,这边就有人反对了,不是别人,秃子赵克启了。

“祖宗占着这块地,让我们祖祖辈辈吃不上大白米饭,搬到后面山的牛颈口去更好,在我们祠堂后面,守着灵位,会更发达”万财看来昨天晚上准备很充分,想的很多,很周到。

“是的,队长说的不错,就这么办,后面山风水好。这个月亮湾两面有水,是个水命,一发大水,风水都冲跑了。”老森林沉默了半晌,终于发话了。看来老森林也是着实考虑了好久才下的决心的。毕竟毛主席的号召更重要,没有毛主席,大家哪有今天的翻身得解放,那老祖宗那么多年了也没保佑大家翻身做主人。

“那就搞吧,开工哦”大家看老森林都这个态度,也就不再计较什么,反正祖宗不是某一个人的,跑了风水,大家一起倒霉。

“分成两拨,一拨跟着我这里开荒,一拨人跟着常宝去挖渠道引水。”

说完,万财开始点将分配人马,老地主、振国、恢柏、蔡家旺等一批人跟着老老蔡开山挖渠去了,这边万财带着老森林风钦聋子克启等留下来挖祖坟、平整荒山。你别看这简单的人员分配,那万财都是动了脑子的。

老地主那是出了名的顽固派、反对派,留在身边挖祖坟肯定是个罗嗦,说不准时不时搞个突然袭击,那还不是吃不了兜着走,而且过去的富裕人家最忌讳的就是挖祖坟,说不好里边还藏着什么金银财宝的。振国是当兵回来的,肯定是青壮派,部队那会少不了要开山凿渠挖防空洞什么的,说不准有经验,老老蔡就更不用说了。

这边老森林跟着有经验,俗话说,有一老,是个宝,何况是这挖祖坟这么大个事,万一挖错了,那可是要出乱子的,至于风钦聋子克启等,那纯粹是为了仇家回避,免得影响团结和战斗力。

先表这挖祖坟的事。这弓背之处的祖坟山,要说还真是块宝地,地形要是夸张点说就像个半岛,小溪从两边穿过,中间凸起,两边是缓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