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比起不可抗拒的自然来,微臣还是觉得陛下应该多担心民生。”就在朝凤还在思索的时候,青书突然开口“最近征战频发,虽是胜多败少,可是军中却也有了不少的厌战思想。再加上现在天公不作美,若是有人借机生事,只怕更加不好对付。”

青书的话虽是淡淡的,可是却如针一样,字字都戳到人心里。的确,人定胜天,人有时比天来的更加的不确定。

朝凤仔细的回忆着自己来西北所见所闻,虽然大部分的匈奴百姓都对莫离表现出了足够的尊敬,但也只是尊敬。在他们的眼睛里,朝凤看见的一种畏惧,他们可以为莫离死,却不会自愿为莫离死。

得民心者得天下,莫离虽带给匈奴人更好的环境,却并没有得到他们的心。这也是莫离的一个硬伤。

“时候不早了,微臣家中还有急事,不知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青书看看天色,又勾了勾嘴角,向莫离笑道。

虽说他是在询问,可是脸上的表情却分明写着:不论你怎么问,问什么,我今天都不会再说了。

“既然先生还有事,那就先回去吧。”莫离自然是看懂了青书脸上的表情,可是却没有发怒,仍然挂着彬彬有礼的笑道。甚至还亲自起身送青书出门。

“陛下就莫要多送了。”青书笑笑,却看向门外“等一下就有贵客要到了,陛下还是进去等待吧。”

说完,青书就离开。徒留下朝凤一人思索,还有人吗?又是什么样的贵客?

第三十五章 杜鹃若不啼

空旷的室内中,如何一点轻微的响动都会被放大,若是你侧耳倾听,甚至可以听见树叶飘落的声音。

朝凤半垂着眼,安静的坐在椅子上,可是心里却还是在想青书的事情。青书给自己的感觉很奇怪,虽然他一直做出淡泊名利的样子,可是实际上呢?呵呵,谁知道呢,不过那青书看起来到也是一个有一些本事的人。

就在朝凤还在思考的时候,突然门口就出现了一个人,着实叫朝凤一惊。

那人下颌方正,目光清朗,剑眉斜飞。虽说也是匈奴人特有的深邃面孔,可是却比莫离少了几分的邪魅。整张脸看上去十分俊朗,给人感觉器宇轩昂,一看就是成大器者,颇有几分领导者的风范。可是他的表情却很淡然,不似青书的云淡风轻,看起来倒是有几分不屑。

见到莫离那人也只是简单点点头,就连躬身礼也不行一个。若是放在旁人d 的身上,这实在是有一些放肆。可是在他身上却不然,反而叫人觉得他有气节,更加几分敬佩。

“日轮先生。”莫离收敛起脸上的笑容,亲自拿过摆在一边的茶壶,为日轮倒了杯茶,递过去。

日轮接过茶,却并没有喝,只是随手放在一边“若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何必弄这些弯弯绕绕的呢?难道陛下去了趟大夏,也沾染上那里的的习俗了?”

朝凤皱皱眉,实在有一些不悦。这个日轮实在是没有规矩,也太过自负,这样的人,不论他才华如何,终是成不了大器的。

果然。莫离也不再看他,坐回椅子上“我前几日拜读先生所攥写的《水经注》,深觉其文理皆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既然先生有这样的才华,又为何不愿意为国家效力呢?”

《水经注》吗?朝凤先是愣了愣,很快又把表情调整回之前的样子。安静的坐在一边,就似完全不存在一般。

《水经注》记载了大夏至匈奴附近的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地理名著,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自己原本以为写书的定是白发苍苍的智慧老者,却没有想到尽然这样一个斯文俊秀的年轻人。难怪他如此的狂傲。原来是这样的资本的。看来他的才华比自己猜想的还要强的多,难怪莫离尽然会忍受他的无礼。

“为国家效力吗?”日轮勾勾嘴角,笑的有几分娟狂“若是真的投身朝廷。只怕也只能满足小部分的人私欲,又哪里是为了什么国家?”

莫离笑笑,似早到知道他会如何回答一般,脸上并没有露出任何的惊讶或失望“世人大多虚伪,难得先生率直。”

“陛下过奖了。日轮不过是一个俗人,能力有限,能把自己所在的方寸之地打理好就不错了。”日轮顿了顿,然后起身“既然陛下并无要事,那日轮便告辞了。”

日轮说完,也不管莫离答应不答应。就径直出了门。莫离也没有多说,好像习以为常了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