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会屈服于哀公;要讲权势,哀公却可以使孔子俯首称臣。只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自己的权力,还没有达到可以独当一面的地步。不过只是时间的问题,等到时间成熟了,这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儒士、游侠在国内恣意妄为,纵横家在国外大造声势。内外形势尽行恶化,就这样来对付强敌。不是太危险了吗?所以那些谈论外交问题的臣子们,不是属于合纵或连衡中的哪一派,就是怀有借国家力量来报私仇的隐衷。所谓合纵。就是联合众多弱小国家去攻打一个强大国家;所谓连衡,就是依附于一个强国去攻打其他弱国。这都不是保全国家的好办法。”

听见莫离这样开口了,朝凤就知道,他想听的不止是这些,而是明确的利益。朝凤勾了勾嘴角,开始像莫离分析起了现在的局势。虽然后。宫中等到的情报有限,不过自己还是可以知道战场的大致情况。而且人心都是差不多的,倒也不难猜测

“现在那些主张连衡的臣子都说:‘不依附大国,一遇强敌就得遭殃。‘侍奉大国不一定有什么实际效应,倒必须先献出本国地图,呈上政府玺印,这样才得以请求军事援助。献出地图,本国的版域就缩小了;呈上空印,君主的声望就降低了。版域缩小。国家就削弱了;声望降低。政治上就混乱了。侍奉大国实行连衡。还来不及看到什么好处,却已丧失了国土,搞乱了政治。”

朝凤的声音不大,但是分析的头头是道的,倒是叫莫离有些诧异了:“那些主张合纵的臣子都说:‘不救援小国去进攻大国,就失了各国的信任;失去了各国的信任,国家就面临危险;国家面临危险。君主地位就降低了。‘援救小国不一定有什么实惠可言。倒要起兵去和大国为敌。援救小国未必能使它保存下来。而进攻大国,未必就不失误。一有失误,就要被大国控制了。出兵的话,军队就要吃败仗;退守的话,城池就会被攻破。援救小国实行合纵。还来不及看到什么好处,却已使国土被侵吞,军队吃败仗。”

“那应当如何?”莫离皱皱眉,开口问道。

第一百五十七章 乱世出英雄

表面上看,朝凤是在说众横捭阖的天下局势,可若是仔细听,就会发现,她说的其实是匈奴当今的局势。

“侍奉强国,只能使那些搞连衡的人凭借外国势力在国内捞取高官;援救小国,只能使那些搞合纵的人凭借国内势力从国外得到好处。国家利益没有确立起来,而臣下倒先把封地和厚禄都弄到手了。”说到这里,朝凤顿了顿,笑着扫了一眼周围。那眼神半带着调侃,可是却像是刀子一般的,扎进了在场大臣们的心里。

人都是有私心的,更何况还是在有权力支持的情况之下。朝凤笑了笑,继续开口道:“尽管君主地位降低了,而臣下反而抬高了;尽管国家土地削减了,而私家却变富了。事情如能成功。纵横家们,就会依仗权势长期受到重用;事情失败的话,纵横家们,就会凭借富有引退回家享福。君主如果听信臣下的游说,事情还没办成,就已给了他们很高的爵位俸禄,事情失败得不到处罚;那么,那些游说之士,谁不愿意用猎取名利的言辞,不断去进行投机活动呢?”

细细想来,到果然是如此。都说乱世出英雄,可是事实上在这场逐鹿之战中,出现的人,却是良莠不齐的。料事如神的谋士的确是有的,可是随便开口,甚至是给出错误指导的人,却也是大有人在。莫离点点头,示意朝凤继续往下说。

“所以国破君亡局面的出现,都是因为听信了纵横家的花言巧语造成的。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君主分不清公私利益,不考察言论是公正确,事败之后也没有坚决地实行处罚。”朝凤笑笑。不再提北彝的事情,反倒是给莫离出起主意来“纵横家们都说:‘进行外交活动,收效大的可以统…天下,收效小的也可以保证安全。‘所谓统…天下,提的是能够打败别国;所谓保旺安全,指的是本国不受侵犯。兵强就能打败别国。国安就不可能被人侵犯。而国家的强盛和安定并不能通过外交活动取得,只能靠搞好内政。现在不在国内推行法术,却要一心在外交上动脑筋。就必然达不到国家安定富强的目的了。”

这话看似是没有针对任何人。只是就事论事。可是事实上,却是严重的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但是由于朝凤没有明确的点名,所以在场的人明知道,却也没法对号入座。

“的确是这样的,这世上的人太过多了,想要管理起来。却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而且才华这种东西,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出来。不知道在这么多人这种,应该如何取其精华。去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