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部分 (第2/4页)

代初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很大,如果在那个时候你提出来市场经济将会成为主流,那无疑是大逆不道的,可是放在现在,还有谁会质疑这个观点呢?”

陆渐红举的这个例子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言下之意,还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一件事情是好还是坏,做的人说了不算,看的人说的更不算,需要时间来验证。就比如那个年代,私有经济的发展看起来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有不少人认为大力发展私有经济将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造成强烈的冲击,极有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这种潮流下,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打擦边球,少说多做,历史证明,发展私有经济是一个无可改变的历史方向,好与坏错与对自有人评判。他在提醒傅维军和曲功成,工作之中不妨也少说多干,并注意顺应潮流,实施分段马拉松的方法。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这需要因地制宜,一窝蜂地上是不实际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按步骤分计划地去进行。”陆渐红只是淡淡地点了一下,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是他从政时一再考虑的问题,毕竟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有的时候,事情做起来并不难,但是障碍多了,事倍功半的现实是无可避免的。

曲功成就此项工作没少和傅维军交流,傅维军也曾直言,依赖于财政本地去建设不可行,尤其是在注重政绩的土地财政情形下,先不谈得与失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GDP的提高。

曲功成也明白自己操之过急了,目前傅维军立足不稳,就此项工作进行过大的动作,彰显出自己心性不稳的毛病,将来还需要自省提高。

这个时候,傅维军便接到了代克明的电话,一番哼哼哈哈之后,傅维军道:“代省长,市财政年初的时候对各项支出都进行了严格详细的预算,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周转。这个口子一开,那以后的工作就难做了。拆东墙补西墙,那是置政策法规于不顾啊。”

不知道代克明在电话里说了什么,傅维军的声音略有些提高:“代省长,您要是处分我,我没有怨言,但话还是那一句,看米下锅。”

电话猛地被挂断了,陆渐红听得出来,这肯定是代克明从中斡旋,要傅维军把楚大伟挪用的钱先垫上,傅维军又不傻,楚大伟这一劫是陆渐红弄出来的,自己必须要有一个立场,即便对方是省长也不行。况且他也自恃有道理,如果真的给垫上了,楚大伟绝不会承自己半分情,那以后还有别的专项资金,再有挪用的情况,难道一直要自己给他擦屁股?自己就能保证不受牵连?

第2313章以硬碰硬

借势而为,落井下石。这些虽然令人不耻,但是傅维军知道,这是他的一个机会。通过陆渐红到上嘉造势来看,对于省委书记马骏的助力是不小的。做人要坚持原则,但同样需要确立一个立场,左右摇摆,思而不定,最终的结果是两头都不讨好,与其这样,倒不如坚定地选择一个立场。反正自己这个市长也是“顺”来的,如果这一战败了,大不了退居二线去享清福。所以他根本没有给代克明面子。

虽然在陆渐红看来,傅维军与代克明闹翻是不智的行为,但是此时的境地,根本由不得他去做圆滑的处理。陆渐红对傅维军的印象是比较中庸的,没想到这一次他能够如此强硬地选择立场,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不过还是很令他欣赏的,作出这样的决定需要莫大的勇气。

这时,曲功成的电话也响了,看到号码,曲功成的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接通电话,听了对方所说的,道:“好,我马上过去。”

“省纪委来人了,正在纪委,让我过去谈话。”挂了电话,曲功成这么说了一句。

傅维军皱了一下眉头道:“楚大伟的反击速度挺快啊。”

陆渐红未置可否,看曲功成老神在在的模样,似乎楚大伟的反击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不知道是自己对曲功成的了解不免,还是他成长得太快了。

这一次确实是楚大伟的反击。严格来说,反击这个词用得并不严谨。因为这早就是他安排下来的。

正如陆渐红对傅维军的认识那样,傅维军确实是老奸巨猾,行事也是滴水不漏,想抓住滑如泥鳅的傅维军的把柄着实不容易,所以他把目标放在了副市长曲功成身上。曲功成是跟傅维军一起上任的,绝对是一个利益上的整体,虽然他不是常委,但是对于傅维军掌控市政府还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的,由曲功成分管城建,也是傅维军力排众议的结果。再加上曲功成提倡大力推进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楚大伟针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