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4页)

们缺的是时间。”

“如果按部就班的发展,慢慢提升工业基础,星空科技就没有必要走技术输出的路子了,但是不行。因为我们很多技术只能在实验室里设计跟生产出来,因为我们许多的实验室设备都是用各种方法从国外进口的,所以想要量产就得借助别人的产线。我们没有那个时间去设计生产那些在国外已经普及,但是国内还无法生产的工业机械,尤其是那些禁制或者限制向我们出口的设备,这才是制约我们发展的关键所在。”

“智能家居、飞行车、人造眼球、耳蜗,万能秘书,甚至3D虚拟现实,等等,没错,技术是我们研发的,但是我们却没有量产的能力,因为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芯片、精密元件,等等,都需要进行采购,要达到我们制定的质量标准,就必须依赖别人的高品质产线。这才是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

“就拿飞行车来说,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汽车厂商能够通过我们的质量验证体系,这就是问题所在。没错,对外谈判时,我们能够非常强势,那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竞争,他们需要我们的技术。但是如果它们因为某些突发情况团结起来,我们怎么办?”

“说实话,我不怕美国人的反垄断调查,就算最后他们找出一大堆理由,来制裁我们,我也不怕。现在的星空科技谁也不能小觑,就算我们不干了,往上去,国家层面也不会置之不理。因为利益是谁都能看得见的。但如果因为这件事情,体现出我们的软弱,让那些人了解到我们也会屈服,那会很麻烦,没有人是傻子,大家都联合起来,就能抵制我们。那样的话,我们将不得不浪费许多的时间,难以承受的时间去慢慢提高工业基础,来适应我们的研发速度,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因为很多本来已经被别人研究出来的技术,我们要重新在来一遍,还要慢慢进行普及,用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来告诉那些人,他们错了。”

“或许不要那么久,民意终究不可违,但是哪怕只耽误个几年也是损失。几年时间我们能做成多少事情?又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少变化?”

“所以,你现在做的事情很重要。你的事情做好了,才能让星空科技没有顾忌,去处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懂了么?”

王世子说了很多,几乎没有停顿,却让欧阳琛在明白了许多他曾经想不清楚的问题后,却又更加迷惑了。跟王世子合作如此之久,很多东西欧阳琛都没想通,比如王世子为什么要卖掉大唐世子,比如公司为什么要用现在这种发展策略,比如王世子为什么似乎从来没有太多耐心用公司的资源去培养属于自己的中坚力量,而是挥舞这钞票高价挖人……

而现在所有的疑问化作了一个问题,“您为什么要这么急?”(未完待续。)

593关注方向

王世子终究没有回答欧阳琛最后那个问题。

没有告诉他自己要走近星空,去看一看,甚至穿越星空,到更远的远方这些足以把人心撩拨到不能自己的想法。

因为欧阳琛不是唐森。

如果要说的更具体些,便是两人性格不同。

唐森本就是跳脱的人,哪怕现在成为了一个大型公司老总,但是他的性格通过之前媒体的渲染在大众心目中的印象已经固定了——他不靠谱。

更重要的是,这家伙不喜欢深想。

所以即便从唐森口中透露出去,王世子的梦想是征服星空,传到他人耳朵里,大多也是笑笑,不会真的将这句话当回事儿。

欧阳琛不同,他是想事儿的人,跟杨上将一样。

这个目标很宏伟,但如果让人知道这是王世子真心想完成的目标却不是好事。

因为一旦进入大宇宙时代,地球将成为整个人类的后方,而后方是需要绝对稳定跟安全的,这才能让踏上征途者能够安心的远去。

如此,便有了问题,谁来做那个稳定后方的势力……

地球上有数百个国家,零散便意味着利益不统一,谁都希望成为那个探索宇宙的开拓者,因为谁能率先开拓,获得成果,谁将获得最大的利益,而当他证明了自己有探索宇宙的能力,便能在地球上获得最大,也是最有力的话语权。

这对任何国家都是极大的诱惑,而以人类的发展史来看,如果有些势力发现其他势力已经具备了如此能力,而自己还差的很远,但是它却有能力阻止这个势力不那么顺畅的完成这一目标时,那么他肯定会去做。

这就是问题所在。

星空科技还没发展到能够不惧任何威胁的时候,正如王世子对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