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部分 (第1/4页)

上山容易下山难。为确保万无一失,官兵们采取将安全绳绑在担架和巨石上,一点一点向山下挪动的方式行进。有的官兵干脆跪爬在陡坡上,让担架在头顶安全通过。

“求求你们把我扔这里吧。”眼见着下山如此不易,一名腰部受伤的老大爷心痛地哀求道。

“大爷,别想那么多,我们一定能把你安全救出去的。”一个在后边抬担架的战士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大爷的手紧紧地抓着担架的边缘,他的泪水已经打湿了垫在头部当枕头的一件军装。

短短的五百多米的山坡,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当他们成功地到达山下的时候,每个战士的衣裳都被汗水打湿了,不少战士更是被荆棘和乱石划得全身是伤,鲜血在迷彩服上染上了一层血色。

爬过了高山,前面又横着一条河。

“这河水不深,不过由于河道狭窄,地势较陡,所以水流比较湍急……”在前面探路的段和文向方辰光汇报着情况。

看着那湍急的水流,方辰光紧锁着眉头,想了想之后,他断然说道:“下河!”

为确保安全,雷涛和段和文带着二十多名战士站在河中,架起了一座由人组成的浮桥。他们把担架高高举过头顶,接力把伤员送到了对岸。随后又在两边拉开了距离手拉着手排成两列,让群众从他们中间涉水而过。

20公里的山路,小分队的官兵们带着将近两百名群众,翻过了两座大山,淌过了一条河,冒着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危险,翻越了不少的乱石山岗。整整十个小时之后,他们终于到达葛耷乡。

正在茂县指挥救灾的武警西川总队副政委卢成安,提前接到消息后已经在葛耷乡等着迎接方辰光的到来了。

“方副司令!”卢成安见到风尘仆仆的方辰光之后,立刻立正敬礼。看到他身后那已经被泥土和血汗浸透的小分队成员时,卢成安眼睛红红地让手下的兵接过他们手中的担架。

方辰光也不和卢成安客气,径直说道:“这次我到牛家沟走了一趟。亲自查看了一下周边乡村的实际受灾情况,看来我们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啊……”

他二话没说就开始询问其了茂县这边部队派出小分队向偏远山乡进发组织救援和百姓们撤离的情况来。

雷涛和段和文他们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会儿了。吃了顿饭,洗了个澡之后,小分队的队员们再次整装待发。灾情容不得他们有太多的休息时间。大概过了三个多小时后,方辰光就来到了小分队住宿的地方。

“你们都休息好了吗?”方辰光虽然也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但从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没有顾得上休息。但老将军见到他们之后却第一个问他们休息好了没有。爱兵如子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这一路走来,他们在一起待了两天。但就在这短短的两天之中,方辰光对这些队员们严厉的时候多,看似有些不近人情。但跟在他身边的雷涛却知道,老将军看到士兵们流血流汗不流泪的艰辛跋涉,心里还是非常心痛的。

段和文代表他的兵说道:“报告副司令,我们已经休息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那好吧!等会就有飞机送你们归建。”方辰光对段和文说了一句之后,转头对雷涛说道,“雷涛,你就不回影秀了,你和我一起走,我们去北山!”

对于方辰光这突如其来的安排,雷涛没有任何迟疑,和一个真正的战士一样,敬礼答道:“是!”

第四百九十六章 堰塞湖

一开始所有人都认为,震中在汶水县影秀镇,应该是呈圆形向外扩散地震波的。但是现在已经查明,此次地政是断裂带地震。震中其实是一条带型。整个龙门山断裂带地面痕迹从影秀开始延伸到青山县马公乡,高度差变化4~7米,川中盆地抬高了2~3米。

断裂带中部的北山县城正好处在地震带中间的位置,因此最惨重,成为真正地震人命损失的震中。龙门山西部乡村人口密度少,东部的乡村人口比较密集,所以损失也最为惨重。主要余震区分布在龙门山脉,从紫坪水库到宝珠寺水库,从岷江流域到嘉陵江流域,震区达到了10万平方公里以上。

西南地区其实一直都是地层活动最为密集的地区。众所周知,印度洋板块对亚欧板块的冲击就是青藏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这种冲击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川中盆地下面的刚性地块的阻挡,长期积聚了大量的能量,最后在龙门山北山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