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2/4页)

比以往要沉重,身为医工的沈铭斐站在门口,仿佛早就预料到她今日会到大理寺来找他。

“这么晚才来?”沈铭斐扬起眉梢的样子与他验尸时的神情一样好看。

“原来你不仅会验尸,还会算命?就是不知道沈大才子查出了些什么线索?”裴南歌轻轻笑着,昨夜的一场秋雨过去,风里都夹杂着寒气,她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沈铭斐拉着她进到一间小屋里,关上门板挡开了萧瑟的寒风。

“你爹娘当初要保护的证人和证物,都跟一个姓柳的方士有关,”沈铭斐走到桌案前,“倒不是说他们要保护那个姓柳的,反而是那个姓柳的想要加害那位人证,你爹娘拼死保护却中了恶人圈套,后来你娘拼着最后一口气将物证带回来。”

沈铭斐说着就将一本小书册递给裴南歌:“这就是我翻阅各种卷宗之后摘抄和梳理的内容,所有的案卷里都没有完整的记载,有些部分是我托刑部的朋友找到的。”

“有件事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散落在天涯各处的朋友?”裴南歌接过他递来的册子,一页一页仔细翻阅。

沈铭斐的字迹跟他的人一样俊逸,洋洋洒洒写了整整十页。前面所写的就是她所知道的,她爹当年是如何追捕那位姓柳的方士,那个姓柳的方士又是怎么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先皇的信任。

“大抵是因为我为人洒脱又与人为善,所以大家都愿意跟我亲近。”沈铭斐耸耸肩,说得很是骄傲。

书册后面记载的内容有些她听说过,有些她并没有听过,原来,当年先皇驾崩以后,宦官王守成等人以方士柳觅炼制丹药失败为由对柳觅进行了严惩。

然而六部尚书牵头对陛下的死因,刑部和大理寺对先皇死因和方士柳觅等人展开彻查,但扶植柳觅的宰相皇甫博与宦官王守成勾结,在大理寺调查时多方阻挠,屡次三番给刑部和大理寺制造阻碍。

“这里你写的是我娘拼尽最后一口气将证物带回大理寺,就没有后续了?”裴南歌指着书页不解道,“那证物究竟是什么?我娘将它带回之后又去了哪里呢?”

☆、第154章 真相之中暗潮涌

第154章 真相之中暗潮涌

沈铭斐皱了皱眉:“因为我只是听说和推测,并没有查到明确的记载,所以我没有贸然写上来。”

“我是听说当年的那个证人是个宫女,她指认说并不是柳觅害死了先皇,但大理寺不敢贸然采信,你爹在一次盘查真相时遇到了有心人的谋害,他处处保护证人的安危,却最后不敌凶徒的一把大火。”

说到此处他有些担忧地看着裴南歌:“我认为你爹是一个未雨绸缪的人,所以我猜,他大概是将宫女的证言整理成了什么文书,他应该是做好了这样最坏的打算。”

裴南歌捧着手里的书册沉默下来,原来先前那个可怕的噩梦并不是她凭空的幻想,而是在听过各种各样的说法之后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恐惧。

“而事实上是,他已经尽了全力,”沈铭斐怜惜地看向裴南歌,“听说你娘将那物证带回来之后,不久就有大理寺和刑部共同上疏劝谏当今的这位陛下严查此案,但那折子刚送到陛下手里就被打了回来,陛下并不打算彻查此案。”

“我想,当今陛下之所以睁一只,一来是因为受到宦官和某些权贵混淆了视听,二来嘛……也许这些宦官、权贵在当年帮了陛下一把,没有他们,就没有当今圣上。沈铭斐,你说……可能是这样吗?”

裴南歌将手中的书页合上,真相大白之后,她的心里却隐隐有种不安盘桓。

眼下计较这些已经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那位不肯接受谏言的九五之尊,现在或许正在经历与他的父辈一样的挣扎,他也饱受金石带来的痛苦,不知今夕何夕。

裴南歌不知道大理寺的其他人是否知道,但她还是理智地选择了沉默。

沈铭斐不会清楚她心里的计较,只当她还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重重叹了口气又说了几句安慰她的话才缓步离开。

待他走后,裴南歌将小册收好,扶着门板从屋里走出来,迎面就遇上不知何时站在拐角处的薛主簿。

“裴姑娘!”薛主簿见着她后就匆匆走上前来,目光还望着沈铭斐离开的方向,“姑娘和沈铭斐可是旧时相识?”

裴南歌回头望了一眼沈铭斐离开的方向,狐疑着点了点头:“我们两家算是旧时相识,我与他是儿时伙伴。薛伯伯……这怎么了?”

薛主簿垂着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