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 (第1/4页)

如果没有足够规格的地位,免不了遭受国内法律以及美国霸权的“欺负”。

苏采薇购买岛屿,而且还是非常大气的一买就是两万平方公里,虽然岛上人口不多,也就不到一百万的样子,算是整体打包给“购买者”了,但至少苏源摇身一变成了“某国公主”,外交上总得讲个对等吧。

有了这个特殊的中立国背景,国内肯定不会再追究了,美国碍于国际上那么多同仁看着,也不好对它施展霸权。

可以说,苏采薇从一开始的只考虑平衡中美两国关系以求华歆科技的生存,一下子将棋盘扩大到了整个国际社会,这是彻彻底底的阳谋,依托大国为基石,有效维持了华歆科技,或者说它幕后之人的特殊地位。

见苏源目光涟涟,一下子晶亮起来的样子,际叶皓笑道:“现在消息还不确定,再等一阵子应该有准确信息。”

————————————————

ps:有些读者在问,这条世界线的苏源他们安全了,其它“世界”的他们团灭了?

在此说明一下:

世界线理论核心在于,世界只有一个!

所谓世界线的数值,是表征这个世界的“历史”,它体现为这个“世界”的走向。

世界线的数值不变,那么即使出现了时光机,时光机的穿越作用也只是补充了一个完整的历史,一切都是历史中已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

如果世界线跳跃了,意味着原来的“历史”被抹杀,不复存在,世界按照新世界线的走向重新发展。

世界线的跳动,即改变了历史,对经历者而言,原来的历史消失不见。是一个重来的机会。

另外,这一章四千多字了,求月票、推荐票,求赞,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遇故人

“要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这么东躲西藏了!”

苏源也并非一点都不闻窗外之事,对于这种立足于政治上的考量还是知道一些的,假如苏采薇真的建立了一个永久中立国,以固态能源为筹码,在国际中也必然会有特殊的影响力。到时苏源等人的麻烦自然化解。

按照网络中消息人士的说法,被整个国际社会“卖”给华歆科技实际拥有者的群岛位于南太平洋,包括美国在那的非建制属地“美属萨摩亚”(东萨摩亚)、英联邦成员国萨摩亚(西萨摩亚)、法属波利尼西亚,此外还有纽埃岛、库克群岛等数量不少的岛屿。

整个中立国框架毗邻南太平洋“大国”斐济,组成它的陆地岛屿要么是现代版的殖民地,要么是贫困到一定程度的自治或非自治区域,可以说为了在能源公司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少传统殖民国家均将自己的“领地”卖给了苏采薇。

这其中要数萨摩亚跟美属萨摩亚、法属波利尼西亚三者的陆地面积最大,加在一起超过七千平方公里,在整体打包的过程中遭遇阻力也相对较大。当然,美属萨摩亚与法属波利尼西亚是美国和法国的领土,最高层想卖就卖了,岛上居民去留自定,那些有意回本土定居的居民也会做相应的安排。而作为最不发达的萨摩亚,面积无疑最大,但一见国际社会拿出的整体“出售”方案后,当地的领导者也非常豪爽的同意了“被卖”的决定。

毕竟弱国无外交、小国更没有发展的基础,与其继续落后。还不如找一个东家,固态能源的未来前景已经展现在眼前。绝对亏不了,所以在事先了解苏采薇将来准备实施的政治制度后。萨摩亚高高兴兴加入了即将组建的“南太中立国”。

除此之外,附近一些基本被国际社会无视的岛屿国家也借此看到了机会,纷纷要求加入即将组建的“中立国”,以至于最终敲定方案时,中立国的陆地面积达到了出人意料的两万平方公里。

一时这个还未组建的国家一举成为南太平洋屈指可数的领土大国。

国名:南太平洋新国(中立国)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为新国女王。

由于整个国家是苏采薇购买的,属于私人财产,没向岛上的居民收租已经是巨大福利了,所以理论上实施的是君主立宪中的“二元君主制”。即新国也制定宪法,设立议会。但君主仍保留最高权威,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于一身,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体现君主的意志。

不过苏采薇不会把所有权力都揽到身上,这是不智之举,虽然法理上未来新国的一切都归她所有,但毕竟上面还有近百万的人口,他们能否接受君主制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