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七月末,芄兰终于下定决心一般地从书架中抽出一册尘封许久的书本,置于案上。柏舟添茶倒水时常见芄兰执笔沉思,墨汁偶然滴落衣襟也浑然未觉。

八月既望,宋笙笙前来道别,说要返回家中。芄兰找了枚白玉扇坠子赠她,说是给她未来的夫家。

十月里京中最热闹的,大约就是当朝尚书令长子谢子圭同华宁郡主的婚事。华宁郡主是肃亲王的独女,出嫁那日十里红妆,饶是长年生活在京城里的百姓,也有不少人为这盛大的排场震惊不已。

十二月初五为太后七十寿诞,今上于禁中设家宴,众皇子亲王纷纷献礼贺寿,其中以二皇子与六皇子的贺礼最得太后欢心。

次年上元灯节,宫中宴请百官,可谢家的别院内,荷香端来热气腾腾的元宵,却发现原本在屋中的二人没了踪影。而在同一时间,后院的石榴林中,芄兰对着三柱清香燃尽手中纸钱,久久默然无语。

四月殿试揭榜,金殿唱名,这年的状元姓钟,尧城人士,据说年仅十九,相貌堂堂,打马游街时百姓纷纷以花相掷,最后竟踏了满街的花泥。同月,谢璋宅邸终于竣工,谢令明着人送来消息,言道不日便会派人来接二人返家。兜兜转转,芄兰再踏入谢家大门时,居然又是粽香时节。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风平浪静,可风暴即将到来。

芄兰是被院外的哭喊声惊醒的。

他回到谢家之后依旧是住在先前的后院,离其他人的住所有着一定距离,故而这声音也显得十分模糊,甚至一度让他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可还未等他出声询问,外间的柏舟已经推开了窗,片刻又迅速地掩好了,疾步走入里间,眉心紧皱:“我去去就回,二公子请留在这里等我。”

“诸事小心。”芄兰颔首,看着对方的身影消失在房间里,也起床换了衣服,再行到窗前,将木窗微微推开一线。此时已近子夜,可远方的屋檐上方却透出一丝异样的红光,并愈演愈烈起来。

——是火。

那火来势凶猛,不多时就在房檐上窜起了烈焰,并逐渐开始往四面八方延伸。诡异的是大火猛烈至此,竟然完全没听见救火的动静,甚至连先前听见的哭喊声也淡薄了许多。

芄兰手指在窗沿紧扣许久,复又松开,关上窗返回室内,执起桌上茶盏,也不顾残茶冰冷,一仰头全部饮下。柏舟外出未归,临走前又特意叮嘱自己留在这里等他,纵然此刻他已料到恐有大事发生,心中烦乱,可还是不敢妄自行动,生怕又起波折。

可等了许久,也不见柏舟返回。谢家宅邸中多花木,平时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今夜却成了助长火焰的利器,不多时就将火引到了靠近后院的园中。芄兰心知此处不可再久留,只得匆匆出门,朝着火势较小的地方行去。

一个人却突然斜斜从一旁的阴影里走出,拦在自己身前。

“二弟这么急匆匆的,是往哪儿去?”

“兄长?您——”下意识出口的话语才开了个头就被芄兰硬生生顿住,不疾不徐地向后退了一步,这才语调还算平稳地开口道,“您在这里。”

在方才的短暂一瞥里他就发觉了此夜突然出现在谢家本宅的谢璋身着轻甲,刀亦握在手中,刃上还沾着血迹。察觉到芄兰的情绪变化,谢璋感慨似地笑了一声,眼中却再无半点亲热之意:“你还是同小时候一样聪明。”

“我当年一直不解,为什么娘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要找人把你带走,现在想来,真是她这辈子最为明智的一个决定。”

滴答一声,是刀尖上的血滴终于不堪重负,跌落于地,很快渗入地表成为一个黯红色的圆点。火焰吞噬了后院,又逐渐往这边蔓延,但芄兰此刻已经无暇去注意身周任何事物,耳中一字一句回荡的,依旧是谢璋方出口的话语——心底有什么在翻腾这呼之欲出,可真的张开嘴时,吐出的只有单薄无力的一句问:“你说什么?”

“小时候,我真是恨极了大娘,明明操持家务,忙里忙外的都是我娘,为什么父亲的始终对她不冷不热,反而把那个病怏怏的女人捧在手心?”将芄兰的茫然失措清楚收入眼底,谢璋带着三分报复的快意,将积压于心底许久的隐秘通通宣之于口,“只不过我娘心里也明白,就算大娘再得宠,也撑不了多少日子,反倒是她,有足够的时间能为我好好打算。”

“不过,女人始终是女人——只想着能让我继承家业,可谢家如果没了,我又能得到什么?”说到这里谢璋便止住了话头,只看了一眼依旧失魂落魄的芄兰,笑容愈发轻蔑,“瞧我,和你说这些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