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2/4页)

笔的资金入账,我们公司的财务状况会空前的良好。”

加入天峰科技公司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徐立龙发现,天峰科技公司财务状况非常好,资金充足,且每月都有不小的盈利,现在,又有大笔的资金注入,徐立龙何尝不高兴。

到目前为止,李天峰还不知道这笔科研资金的具体数目,李天峰心中也微微期待,期待着有一大笔的资金注入。

“老板,这里有几个文件,您亲自签一下。”

李天峰接过文件,稍稍看了看,然后道:“徐总,这种一千万以下的小事情,以后你签字就可以了,不必要再找我。”

徐立龙心中一阵惊喜,但还是道:“老板,一千万的额度是不是有一点大?”

疑人不用,用人疑这是李天峰的用人原则,并且,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观察,李天峰发现,徐立龙为人非常正派,很有原则性,工作能力非常强,自己适当的放权,能更好的发挥出徐立龙的能力。

涡轴d发动机马上就要设计定型,且已经进入2000小时寿命试车,李天峰的工作精力主要在发动机上,公司一些日常事务,李天峰统统交给徐立龙处理。

李天峰大手一挥道:“徐总,就这么定了,以后这种小事你拿主意即可。”

徐立龙一阵高兴,知道这样一来,自己有了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

今日两更,第二更送上!

第二百二十六章型号合格证

涡轴d发动机申请型号设计定型,申请的事情是李天峰亲自去京城跑的,申请比较顺利,李天峰返回宋州不久,相关部门组成了涡轴d型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

这是一个临时组成的委员会,由相关专家组成,从各相关部门临时抽调,审定工作完成之后,这个委员会也会随之解散。

李天峰一直在密切关注此事,这一款发动机型号审定合格,也就意味着设计定型,且还降被颁发专门的型号合格证。

一款新型的航空发动机,从研发开始到批量生产,一般要取得三个证,第一个证就是型号合格证,是为航空发动机设计而颁发的证件,证明航空发动机的设计满足适航标准和一定的技术标准。

第二个证是生产许可证,是专门为生产厂家颁发的,证明这个厂家的质量系统是健全的,并且能够保证在其质量体系下持续地生产出合格的符合适航标准的产品。

第三个证是适航证,是针对单台航空发动机的,相当于汽车的行驶证,众所周知每一辆汽车都会有一个行驶证,同样每一台发动机也都有适航证。国内一些大型航空企业,常驻有适航代表,每一台发动机被生产出来,适航代表就要签发这一台发动机的适航证。

一般来说,首台航空发动机的适航证比较难,需要专家组和相关部门的联合评审,如天峰科技公司的涡轴d发动机,首台正式发动机的适航证肯定要经过联合评审,评审通过之后,后续发动机的适航证就相对容易。

扯得有点远,言归正卷。李天峰回到宋州没几天,由相关部门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就组建完成,且开始对天峰科技提交上来的资料进行评审,评审专家组里面,有张洪祖,也有张海平。

办公室之中。李天峰正在接电话。

张洪祖道:“李总,我们型号评审委员会已经完成了相关资料的评审,预计明天抵达你们公司,将对发动机实物,以及你们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标准等等进行评审。”

李天峰知道评审委员会一共七位相关专家,且非常幸运的是,张洪祖是专家组的组长,张海平是副组长。

当初。看到专家组成员名单的时候,李天峰心中就是一轻,正副组长都是自己的老熟人,这次发动机型号合格取证,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果然,专家组进行完资料评审时,虽然很仔细,但还是顺利通过。李天峰对自己资料比较清楚,大问题肯定没有。但如果人家要挑刺的话,怎是能挑出一些毛病。

但这次资料评审,基本顺利通过,只列了两个无关紧要的小问题,李天峰知道,张洪祖和张海平两人肯定帮了自己的忙。

李天峰笑着道:“老张。欢迎来咱们天峰科技公司。”

张洪祖高兴得哈哈一笑,和上次来天峰科技公司评审时的严肃完全不同,开心一笑之后,张洪祖又在电话之中和李天峰说了很多事宜,包括需要准备哪些资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张洪祖说得比较详细。

李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